得為我想想,城裡誰家不是巴掌大的地方,我小兒子在省城租個房子也是因為他結婚幾年都沒個孩子,我這容易嗎?偏偏胡玲這死丫頭還帶人去借宿,你說家裡就一張床,兒子不在家,兒媳婦能怎麼辦?”
“這要是個女的還好,胡玲她還帶著男的上門,我兒媳婦當時就給拒絕了,這拒絕的好,不然還能怎麼辦?胡玲不懂事,我不找父母還找誰,這小的不懂事,老的總要懂事吧!”張金鳳可不怕丟人,反正她這會不說,事後還是有人會去四處打聽,還不如大大方方說出來。
“這事不能怪你們,這老胡家做事確實沒章法,亂談琴!”人群裡有那年紀大一點老人家聽了張金鳳的話忍不住開口,這事確實難為人家小媳婦。
“就是,胡玲這孩子看著還挺聰明,怎麼盡幹這些傻事!”
“他大姐,你也彆氣了,這事怪不得你們!”
“大姐,我知道錯了,求你別再說了,算我求啦!”張金枝低聲下氣的找張金鳳求情。
張金鳳看著張金枝這樣子就更氣,這事都是胡家那些親戚鬧的,可現在是胡家沒有一個人出頭,只讓張金枝來應付她,她看著張金枝這模樣就氣,真是怒其不爭,哀其不幸。
“行了,我看這事就算了,我們回去吧!”趙大海制止張金鳳還想說什麼的想法,他嫌張金鳳鬧太難看,要按他的想法直接找家裡的男人談,何必鬧得人盡皆知。張金鳳卻不同意,說這事就是胡家理虧,如果不讓其他人知道,以後村裡鄉親之間只怕還以為是他們家看不窮親戚。
一路上張金鳳就和趙大海這個問題,倆人誰都沒辦法服對方,最後還是張金鳳占了上風,只因為趙大海受不了張金鳳的嘮叨。現在張金鳳鬧也鬧了,胡家又不出頭,只把張金枝推出來,鬧來鬧去又能怎麼樣,還不如見好就收,也不會讓人覺得趙家欺負人。
“走吧,老頭子你說算!”張金鳳也知道事情已經過去,再鬧也拿張金枝沒辦法,所以才順著趙大海給的臺階下。其實這也是胡父不讓家裡人出面的原因,事情都過去了,張金鳳最多吵兩句,但是他們出頭和趙大海對上了,趙家那一幫小夥子可不是吃素的,更何況背後還站著趙紅軍。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張金鳳這一鬧,附近十里三鄉認識趙家的都聽到訊息,張金鳳孃家兄弟是特別氣憤,他親舅舅都沒上門打秋風,倒是讓這不知道哪裡來的外八路的人先跑去打秋風,還敢打著張家名號上門,是欺負他們張家沒人。
張金鳳孃家親兄弟雖然不靠譜,可是張家也是一個大家族,還有其他許多堂兄弟,大家都表示胡家過年要是來了,一定要給他們好看。除開張金枝已經老糊塗的父母,誰聽了這事不生氣,就是張金枝的親兄弟也心裡埋怨她不會做人。
張金枝正月都不敢回孃家,她老父母特別託人帶話,讓她不要回孃家,更不要讓女婿和胡家人去,不然一把年紀還被村裡晚輩指著鼻子罵就不好。
胡家這個年也沒過好,胡父一把年紀還被岳父母拒之門外,胡家本家也有很多親戚怪他們丟人。之前去省城辦事的人只是想著人生地不熟,找個人在省城帶路,省得亂跑浪費錢還要被人騙。如果胡玲不願意幫忙就直說,嘴上說的好,結果又把他們推給別人,還害他們落下一個壞名聲。
胡父這次是費力不討好,把所有親戚都得罪,張金枝更是怎麼都沒想明白,事情怎麼就鬧成這樣。趙紅軍不是有錢嗎?幫親戚一點小忙怎麼了,還有她那個堂姐,胡玲吃幾餐飯還不停唸叨,難道還要記一輩子不成?
張金枝的疑惑沒人理會,胡玲怪她多事影響自己,兒子媳婦也怪她不會做人,關鍵是連主導這一切的胡父也怪她,似乎這一切都是她一個人的錯,孃家父母兄弟更是連孃家都不讓她回。
與張金枝悲慘命運鬱悶不同,張金鳳最近日子是越過越紅火,隊裡分地到戶,以後她也不不需要出工分,在家做家務,收拾菜園子就行。
幾個孩子,老三和小閨女都不用他們老的操心,老大也趁著分地把隊裡那輛拖拉機買下來,錢不夠一家人幫忙湊齊。有了這輛車,趙國富也可以在附近拉些貨,農忙之餘賺點外塊。老二沒有技術,腦子又不夠靈活,只能留在家裡種地,沒有什麼好出路,不過加上兩老分的地,比村裡其他人還是要強一些。
在趙紅軍的勸說之下,趙大海也答應不咱太多地,除了留幾分地種糧食供自己吃,分下來田地都給趙民強種,當然這個決定也是當著一大家子人說的。趙紅軍第一個表示贊同,趙國富也沒意見,他現在忙著開拖拉機到處拉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