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故居(1 / 2)

小說:碧臺相思憶幾許 作者:樁樁

岑四娘就抿了嘴笑,揭過這個話題。寫了貼子給岑三娘道:“知道你急著出門,府裡事情也多。我就不留你。回頭備了禮讓管事送到國公府,幫我帶回老宅。杜家有事,只需遣了人拿了我的貼子來尋我。”

岑三娘也沒再客套。辭了岑四娘,又匆匆去了李家。

“國公爺怎麼能在這時候病了呢?”李老太爺聽明來意,恨鐵不成鋼的睨了岑三娘一眼。

岑三娘對他實在尊敬不起來,小聲的說道:“就算相公沒有病,他還在孝期呢。”

“你懂什麼!”李老太爺雖說沒有入仕,早些年一門心思都撲在復爵上。大兒子又做著幽州大都督,對朝政並不陌生。

俗話說旁觀者清,李老太爺冷眼看皇帝行事,大致猜了個七八分:“皇上是有心在軍中培養自己的將領。一個不擔差事,不掌兵權的勳爵有什麼用?別看開國侯府只是三品爵,人家宮裡頭有皇后。朝臣裡崔王李韋百年來互為姻親,樹大根深。也是崔家顧忌著後族的名聲,行事不夠狠絕,否則對付杜家還不跟捏小雞子一樣。”

崔家還不夠囂張狠絕?岑三娘無語了。

李老太爺哼了聲道:“我問你,崔家若憑著與你公公的口頭婚約,崔大郎死了,硬要讓崔二郎娶你小姑過門呢?”

“可公爹婚約定的是崔孟冬,崔家怎麼能隨便推個人來娶我小姑?”岑三娘不認同。

李老太爺不屑的說道:“崔家只是不想娶罷了。真要提親求娶。皇后贊同,和崔家有故的官員們也會贊同崔家行事。只會說崔家一聲有情有義。杜九郎那會還沒襲國公爵呢。外人眼中,崔家圖杜傢什麼?為了一個口頭婚約,不離不棄。”

岑三娘心想,那崔家大概又得再死一個兒子了。

李老太爺緩和了下語氣道:“別以為你們嫁了小姑,杜燕綏又襲了爵位就萬事大吉。宮裡頭爭的厲害。皇上想重用杜燕綏,朝臣們會抱成團對付他。崔家隱忍不發,就等一個機會呢。”

說到這裡,他嘆了口氣道:“避避也好。回去給你母親上柱香……”

李老太爺停住了,往事湧上了心頭。他一心一意籌謀著利用女兒想引出仍忠於隱太子的長林軍餘孽。沒想到為杜燕綏做了嫁衣裳。外孫女卻又嫁給了杜燕綏。李老太爺腦中就冒出因果迴圈一詞來。

“回頭我讓你大舅母備份禮,你替我轉給岑家三房老太太吧。好歹也照顧了你三年。國公府不必擔心,有事讓人來傳稟聲。”李老太爺說完揮了揮手,讓岑三娘離開。

岑三娘去了正院給小韋氏請安。

沒想到大韋氏也在。

岑三娘趕緊行禮。

大韋氏平常待岑三娘不冷不熱。知道她來,特意等著她。待岑三娘起身坐了,也不客套,開門見山的問她:“你素與杜家長房的十一小姐交好。替外祖母去探探大夫人的口風,可瞧得上我家二郎?”

把杜靜姝說給李尚之?岑三娘愣住了。她哭笑不得的想,這圈子也夠小。轉來轉去適齡的男女也就那麼幾個。

小韋氏笑著打圓場:“我家二叔的婚事讓全家都犯愁。想著他也認識杜家的十一小姐。平時也說得上話。如果給他定個他不認得的,又怕不合他心意。”

眼神裡帶著幾分歉意。大韋氏和岑三孃的關係太淡,一來就開口請她去探杜夫人的口風,怕岑三娘著惱。

岑三娘笑道:“晚間正好要去大房二房拜訪,這事就包在我身上了。有了訊息我就遣丫頭遞信來。”

見她爽快的應下,大韋氏臉上多了幾分柔和的笑容,主動對小韋氏說道:“三娘給她母親上香,行程趕得急,你備了土儀晚間讓管事的送去。”

小韋氏應了。岑三娘起身道了謝就告辭。兩人知道她要去杜家大房二房,也沒再挽留。

大夫人對李尚之極滿意。最關健是李尚之的大哥是幽州大都督。長子承襲家業。次媳則不用掌家理事,輕鬆許多。李尚之年紀輕輕就是折衝府的果毅都督,將來分了家,也能支撐門庭,不必讓女兒吃苦。

杜靜姝不比別人,岑三娘得了大夫人的口信,第二天囑方媽媽去李家送信。又去了趟大房,和杜靜姝單獨說話。

“還是先別告訴王妃的好。”杜靜姝說這話的時候,臉上露出少有的羞澀來。

岑三娘一拍腦袋,她都忙暈頭了。記得岑四娘,說起了滕王,竟然把尉遲寶珠給忘了。尉遲府讓管事送了兩車禮物來。其中一車給岑家三房,一車給尉遲寶珠。她照著單子清點,發現給尉遲寶珠的禮物基本上都是搜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