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打勝了,朝堂上卻亂成了一鍋粥。照規矩,官衙還有三天才封印停止辦公。看情形,官員們聯手撂挑子了。
高宗第二日上朝拂袖而去。
武昭儀柔聲勸他:“要過年了,臣妾尋思著老大人們是心疼皇后娘娘來著……”
高宗恨得直攥拳頭,終於醒悟過來。這是給他示威講條件來了。
武昭儀微微一笑:“過年誥命們要進宮朝賀,皇后娘娘不升座,讓誥命們拜誰去?”
高宗就不想如老臣的意。
“來日方長。皇上年輕,他們……終究老了。過年節,何必被一班老臣們壞了心情。每天積攢的政務總是要人去辦的。”
高宗一口氣就洩了。下令撤了皇后寢宮門口的禁軍,不再追究人偶一事。下令的第二天朝官們這才回朝處理公務。
朝堂上又是一番君臣和睦的景象。
武昭儀靜靜的站在廊下,望著漫天飛雪。皇后,不是那麼容易廢的。她握緊了手,輕聲問丹華:“還有兩天過年節,杜將軍回府了嗎?”
丹華搖了搖頭:“杜將軍傷重走的是水路。行程會慢一些,怕是年前趕不回來。”
武昭儀輕嘆了口氣:“那邊佈置的如何?”
“娘娘寬心。主子換走了揚州刺史的小兒子。刺史大人難逃一死,他明白該怎麼做。”丹華輕聲答道。
武昭儀轉過身來,臉上露出了笑容:“本宮給你件差使,就不留你過年了。你去照顧杜將軍吧,好生侍候著。”
丹華臉上露出驚喜,跪地叩頭:“奴婢謝娘娘開恩。”
“傻丫頭。你在洪州侍候我那麼久時間,我還不知道你的心事?去吧。”武昭儀微笑著扶起了她。
長安城裡的年味一天比一天濃郁起來。張氏停著靈,杜燕婉嫁到了鄒家。國公府安安靜靜的等待著唯一的男主人杜燕綏歸來。
岑三娘給自己找活幹。領著全府上下除塵搞衛生。盯著房裡織造房做羽絨服交訂單,給府里人做青布的新衣裳。融了銀子打了幾百個一兩重的各種模型的小銀元寶備著賞人。她最愛去的地方是大廚房。府裡到處冷清,只有每天要做百來號人伙食的大廚房燒著柴,鍋裡煮著餃子,燉著湯,烙著餅。她貪戀著大廚房裡的忙碌和熱鬧。常換了小襖,繫著圍裙學著做各種麵點。
就這樣忙碌著,轉眼幾天一晃就過,到了年三十。
先去外院給張氏換供品香燭,磕頭誦經。到了晚間,招呼了歸燕居里所有的丫頭,全拉到了正氣堂。
正廳擺了一桌。岑三娘陪著杜老夫人坐了。
外間沿著四面的迴廊擺了八桌。內院除了守二門後門不能離人的丫頭婆子外,都叫來一起吃年夜飯。
老太太穿了件褐色福字暗花的綢緞大袖衫。岑三娘脫了大孝白麻衣,也換了件碧色小襖,系白色裙。頭上梳了螺髻,插了朵銀製的花簪。
下人們都穿上了青布的新衣裳,頭上也不插花戴紅。
自己和老太太是要吃素的,備著湯鍋,擺的都是素菜。下人們也沒有上大魚大肉。天氣冷,一桌一個羊肉湯鍋子,備著各種素菜,肉片。吃著也暖和。
瞧著院子裡人頭攢動,杜老夫人拍了拍岑三孃的手道:“你有心了。”
岑三娘微笑道:“過年節,總要熱鬧熱鬧的。”
她朝方媽媽示意。方媽媽站在正堂門口,扯開嗓門吼道:“主人說了,今兒過年節,府裡有喪,委屈大家了。明年府裡定過個熱鬧年。今兒不拘大家,守門巡夜的都安排妥當了,一桌兩壇劍南燒春,鬧出笑話,主子不怨!”
院子裡一下子炸了鍋,幾十號人紛紛端了杯子整齊的給杜老夫人和岑三娘敬酒。提前安排好了,各種祝福的話語接連不斷的響起。樂得杜老夫人開懷直笑。
酒過三巡,讓尹媽媽和方媽媽都去吃酒去了。岑三娘起身笑道:“累了一年,也讓媽媽們歇著。今天孫媳侍候您。”
杜老夫人微笑著說道:“坐著吧,我還沒老到不中用的時候,這涮鍋子啊,就得自己親自動手才好。”
岑三娘坐了,依然忙著給老夫人挾菜。
府裡有喪,煙花爆竹也能放的。吃了一會兒,就聽到外頭值夜的婆子來報:“前院和後院都準備好了,問老太太和少夫人什麼時候開始。”
婆子得了允許,去傳了話。不消片刻,就聽到爆竹聲震天響起。前院後院同時點燃了百子千孫爆竹,煙花也燃了起來。
不讓老夫人著了涼,後院的爆竹和煙花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