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劉詫異的目光看向了蕭方。
如果他沒記錯的話,當初蕭方給他謀劃的平定天下的方略,是競長江之極,全據荊揚益三州。
爾後兵分三路,分別從壽春,襄陽,以及漢中三地出兵北伐,掃滅北方群賊,進而全取天下,恢復漢室。
而眼下的局面是,淮南已收復,意味著荊揚兩州,已盡數收入版圖。
蕭方競長江之極的戰略,也已完成了三分之二。
接下來就算用兵,也該圖謀益州才是。
可現下,蕭方卻要他主動與袁家全面開戰,奪取徐州,挺進中原?
這般用兵,似乎已偏離了蕭方先前擬定的戰略吧。
“天下局勢變化無常,我們的用兵戰略,也要根據當前的形勢變化,要隨機應變才是,不然豈非成了刻舟求劍?”
“先前方所擬定的先南後北戰略,是基於北方袁曹已分出勝負,所以我們只能先取益州,全據長江,爾後再三路北伐。”
“現下的局面是,主公一統荊揚的程序,大大超出了方的預期,當主公已拿下淮南之時,袁曹在官渡尚未分出勝負。”
“如此,則無論曹操也好,袁紹也罷,都將無法全力對付我們。”
“這樣一來,就給了主公可集中全力,搶在袁曹分出勝負前,拿下徐州的機會。”
“徐州雖屢經戰亂,遠不及益州富庶,但拿下徐州對於主公收復北方,一統天下的助力,卻遠勝於益州!”
蕭方一席話,令劉備眼前漸漸明朗,不禁陷入了沉思之中。
蕭方接著叫人拿來地圖,鋪展在了大殿之中。
“主公請看,益州雖然號稱天府之國,沃野千里,戶口百萬,論紙面的實力,可以說遠勝于徐州。”
“但論地利,益州卻遠不及徐州。”
“佔據益州固然有秦嶺之險,可憑藉雄關險隘輕易抵擋來自於北方的進攻,但秦嶺卻是一把雙刃劍,想要從益州打出去,同樣要翻越秦嶺,受到糧草轉運不便的制約。”
“徐州則不同,其州本就算中原一部分,水運四通八達,糧草轉運便利。”
“主公若以徐州為前進基地,背靠揚州做後盾輸送糧草軍資,向北可取青州,向西可取兗州,進而奪取中原。”
“其難度,遠遜於從益州北出秦嶺攻取關隴!”
“既然有機會輕鬆攻取中原,又何必再大費周章,辛辛苦苦去翻山越嶺,攻取關隴呢?”
蕭方羽扇指著地圖,給出了他調整戰略的理由。
說句大實話,小舅子諸葛亮的《隆中策》,其實是他別無選擇之下,給老劉出的一道方略。
當時北方已為曹操所有,江東盤踞著孫權,你老劉除了奪取荊州和益州,還有別的選擇嗎?
既然只能佔據荊益二州,那你北伐收復中原,就只能兵分兩路,一路出襄陽,一路出漢中。
說句不好聽的話,若是有機會佔據冀州兗州這等中原之州,誰會稀罕益州那種鳥不屙屎的山旮旯啊。
因為你老劉遇到諸葛亮晚了嘛,肉都被曹操吃幹抹淨了,伱除了撿點骨頭渣渣,含淚硬嚥下去,你還有得選嗎?
現在不一樣了。
他的出現,已讓老劉的歷史軌跡,發生了天翻地覆般的改變。
袁曹勝負未分,老劉就已拿下荊州揚州,將戰線推進至了淮水一線,距離中原只一線之隔。
趁著袁曹死磕之際,趁機拿下徐州,進而去啃中原這塊大骨頭他不香麼?
何必丟了西瓜撿芝麻,還要刻舟求劍的去撿益州那塊殘羹冷飯!
劉備凝視著地圖,手捋著細髯,眼神漸漸明朗起來。
“中原沃野千里,雖因戰亂頻繁,百姓流離失所,表面看起來不如荊州益州富庶。”
“然中原就是中原,一旦結束戰亂休養生息,人口很快就會重新繁盛起來。”
“袁紹僅憑冀州一地,所養兵馬數量,就能超過荊州揚州加起來的總和,便是最好的例證。”
“故欲平定天下,最優先之選,自然是先取中原。”
“實在沒辦法先取中原,才只能退而求其次,先取關隴。”
“如今主公已據淮南,離徐州,離中原已是近在咫尺,有什麼理由不順勢先一步拿下呢?”
蕭方羽扇指點地圖,又是一番論述。
劉備如撥雲見月一般,終於眼眸放亮,徹底明白了蕭方的深意。
“軍師所言極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