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魂緩緩下沉,水深十幾米,下方是層層的淤泥,李玄神魂散發,將流域範圍內,幾乎所有區域都盡數籠罩,仔細打探著。
暫時還沒發現那條古之遺脈,不過,在千百年來淤積的河床和泥層之下,倒是發現了兩件有意思的東西。
第一件是座鐵牛,至少幾千斤重,造型古樸粗獷,略顯兇惡,這是古時的鎮水獸,大概也有測量水深的功效,只是現在已然身陷泥濘。
李玄並非專業的考古人員,也不知此獸到底是什麼年代,不過想來應該有不錯的考古價值。
他沒有打撈,除了這座鐵疙瘩之外,第二件東西,更是牢牢吸引了李玄的心神。
那是一座塔。
玲瓏塔。
塔身呈現出碧綠之色,如同一整塊翡翠雕刻而成,共七層,層層而上,卻也不高,也就一米左右,在漆黑地底顯得很是耀眼。
它周圍,全部都是堅硬的石塊,李玄可以看的出來,這裡的地勢,從未變動過,已然有千萬年之久。
它坐落於石心,安然不動。
這裡,已然是幾百米深的岩層之下,可以說是現代科技都無法探測到的地方,能下到這裡的,必定是修行手段。
李玄當即靠近一些,認真觀察著這座塔,塔中沒有靈性,只是有一些微弱的靈氣,估計再過幾百年,也便會徹底消散了。
塔身上,刻著些米粒般的小字,李玄默默看著。
最上面是個兩個古字,類似於小篆的文字,李玄琢磨了好一會兒,才隱隱看懂。
這兩個字,一個是“秦”,一個“冰”。
這讓李玄不由想起都江堰的鑄造者,秦朝郡守李冰。
難道是源自於他?
這個字下面,還有另外的幾個字,像是論壇裡保持陣型的回帖一般,整整齊齊排列著。
只是從筆法和字型來看,並非是同一個人所寫。
每個字,都代表一個名字。
第二行,是“漢”“張”,隸書所寫,法度嚴謹。
漢朝?
張陵?
李玄想了好一會兒,才想到這個名字。
這位歷史上的人物,確實是曾在青城山修行,創立五斗米教,也算是道家的發祥傳承源頭之一。
看到這裡,李玄越發覺得有趣,繼續看下去,第三行,是“蜀”“亮”。
諸葛亮?
江邊茶樓上,李玄嘴角都不由翹起,面含微笑。
這樣的發現,當真是讓他覺得很有意思。
這麼多人,都在此處留名,不為外人所知,卻被玲瓏塔忠實記錄了,彷彿一條歲月的紐帶,與古人神交。
李冰到此一遊。
張陵到此一遊。
諸葛亮到此一遊。
原來,你們也有這樣的惡趣味。
至於第四個人物,是“唐”,“白。”
李白。
李白也來過。
李玄可以想象,這些前輩,當看到這些留字時,定然也會像是自己一樣的感覺。
自古以來,聖賢皆寂寞。
老子已然天下無敵了,滿世界都找不到對手,俗世間也幾乎沒什麼可留戀的,卻在這裡,發現了前人留下的東西,當真是喜出望外。
畢竟,神念既然能下到此處,唯有修行之人。
第五行,讓李玄一時間,有些微微的愣神。
是用簡體字寫的,很規範的楷書。
“喵,喵。”
這兩個喵字,算是破壞了隊形,讓李玄驚詫之餘,也是有些哭笑不得之意。
莫非,這是一隻貓寫的?
還是哪位調皮的前輩?
但不管怎麼說,那簡體字代表,曾經有一位現代的修士,到達過這裡,並且留下了名字。
李玄陷入沉思。
片刻後,他也是在上面,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中,玄。”
李玄不知道,這座塔還能存在多久,又是否會有後人,再次抵達這裡,看到上面的字跡。
此時此刻,他心中有種微妙的感動。
這就是文明。
這就是傳承。
千萬年來,這片土地,從未斷過傳承,或許有過黑暗,也有過毀滅,但同樣也有新生,也有涅槃。
而那一條文明的脈絡,始終不曾斷絕,綿延千年。
類似於這座玲瓏塔的東西,絕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