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著色彩繽紛的舞蹈服,拿著花枝招展的扇子,綻放著老年人的青春。
思思一路上都沒怎麼說話,這會兒忽然開口道:“媽媽,露珠是月季的眼淚嗎?為什麼白天見不到呢?它晚上在偷偷哭嗎!”
一路上,她都在想這個問題。
顧小愛眼睛閃了閃,摸了摸女兒的小腦袋,輕聲道:“對呀,白天有小朋友摘了月季花,它很疼,很傷心,可是它又不會說話,只能晚上偷偷的哭。”
“啊?”
“月季好可憐呀。”
思思撅著嘴巴說道,有點感傷的樣子。
“所以,思思不要摘花花好不好?”顧小愛接著說道。
思思用力點了點頭,伸起小手,很是認真的說道:“嗯,思思知道了,我保證,不摘小花花了,我……我看到他們摘的話,也會不讓他們摘。”
“思思真棒,還會舉一反三呢。”
看到這一幕,李玄輕輕笑著。
這樣的教育,可比“愛護草木人人有責”溫暖的多,也有效的多。
顧小愛是個文藝的媽媽,想來也能教出一個文藝的姑娘。
思思以後可能會成為一個詩人嗎?
也不是沒有可能。
顧城八歲時就能寫下《楊樹》——“我每失去一條臂膀,就多睜開一隻眼睛”。
每個孩子天生就是詩人,他們有天馬行空的思維,也有乾淨清澈的心,再加上一點天賦和教育,就能寫出這樣讓人驚豔的句子。
思思現在才五歲,也有《花在哭》。
好吧。
或許暫時還比不上《楊樹》,但思思畢竟才五歲呀,再有三年時間,還不定會留下多少“大作”。
回去就把這首小詩記下來,等她長大了,或許真的成了詩人,某個陽光慵懶的午後,或者是吃過晚飯的黃昏,拿給她看。
李玄思緒飄遠了,想到那個畫面,心裡便美滋滋的。
看著她一點點長大,就像是一張白紙,漸漸演繹出色彩繽紛的美麗,那便是一個父親最大的成就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