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道:“元直先生即將回到舊主身邊,為何不見喜悅?”
徐庶聞言,說道:“荀令君,正因為庶將要回到玄德公身邊,庶就一定要,越發的冷靜,不可興奮過激…”
荀彧聞言,微微點頭,並未過問。
徐庶這時,忽然開口:“荀令君,有一問,庶十分好奇,不知令君,可否相告?”
荀彧聞言,道:“元直先生,但說無妨。”
徐庶笑著點點頭,隨後嚴肅道:“令君祖上,世受漢皇厚恩,自天下大亂,百姓民不聊生以來,令君心中,可有匡扶漢室之念?”
荀彧聞言,右手將茶具拿起,待抿了抿茶水,才道:“有!而且不止一次,董卓暴政京師期間,彧曾從馥帳下謀士,而後袁紹圖得冀州,
馥滅而紹待彧為上賓,本以為此人能夠匡扶漢室,可他的言行,讓彧頗為失望,並料其無法成就大業,於初平二年,彧自紹處改投丞相。
,!
丞相曾對彧言:操若得先生,則吾之子房也!丞相之才,令彧有心助之,於是便跟隨丞相,並被拜為奮武司馬,而彧那是才二十有九,正是一展才華之年,如今回想起,彧頗為思念那時的自己…”
聞言,徐庶看著近前,如回憶以往般的荀彧,點點頭。
不得不說,曹操的初衷,的確是想興復漢室江山。
可後來呢…
曹操不斷越界,甚至快騎到“獻帝”的頭上,拉屎撒尿…
就如那衣帶詔事件,曹操所殺的人,牽扯的人,很多。
甚至連懷有劉協龍子的董貴人,也被曹操以絞刑給處死。
不談對錯,就說獻帝下跪求曹操,為董貴人求饒。
卻被駁回,可見臣子曹操,早已凌駕於獻帝之上。
甚至藐視獻帝…
徐庶回過思緒,看著荀彧道:“荀令君離開袁紹,可是觀之,非明主,且性格優柔寡斷,無謀斷,故而離他而往曹操處?”
荀彧一笑,道:“正如元直先生所言,袁紹優柔寡斷,毫無謀斷,其帳下沮授、田豐、許攸等人,皆非等閒之輩,可最終的結果,皆是他袁紹咎由自取…”
徐庶聞言,並未言語,而是默默點頭。
沮授、田豐、許攸,此三人之才,可惜了。
可惜跟了袁紹。
徐庶接著道:“不過官渡之戰,其中許子遠背棄袁紹,獻策燒燬烏巢,最終袁軍內部大亂,曹操突襲,一舉拿下官渡之戰的勝局,以少勝多,袁軍兵敗…”
荀彧笑了笑:“還不是袁紹自身過錯,淳于雄,醺酒之輩,袁紹也敢讓他看守烏巢,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也!”
徐庶點頭,隨後道:“可若袁紹稍微明智一些,這官渡一戰,又何止於慘敗?又豈會與許子遠產生隔閡,而逼他…臨陣倒戈?”
荀彧聞言,並未反駁:“元直先生,分析的是,可奈何袁紹中年犯蠢,否則何至於兵敗後亡。只能說…此乃天意。”
徐庶未言,而是默默點頭,隨後拿起茶具,放到嘴邊。
喉結滾動,徐庶飲了一口茶水。
荀彧這時起身,道:“元直先生,時間不早,我需告辭了。”
徐庶放下茶具,道:“荀令君,還有一事,庶不明。”
荀彧問道:“乃何事?”
徐庶則答:“令君,明明心存漢室,可為何,一定要助曹氏呢?”
荀彧答道:“正所謂,眼見為實,元直先生想問彧,為何不助劉備而助丞相,彧有其三,告知:一、劉備雖為漢室宗親,可早年間,勢力極弱,而丞相雄厚。
二、彧出身於名門望族,穎川荀氏,族中利益,也有些牽扯。三、劉備早年顛沛流離,居無定所,又何人會想到他有如今的成就?是袁紹、袁術還是董卓、呂布?”
徐庶不語,不過這的確是一個事實。
沒有什麼好反駁的。
荀彧話鋒一轉,又道:“不過…劉備得民擁戴,這是許多人,所未能有的。夫劉備,人傑也,丞相早年惜才,欲收劉備歸己用,奈何劉備自身非囚中之鳥,網中之魚。因此,未能如丞相之願。哈哈…元直先生,彧叨擾,告辭了。”言罷,便朝著客堂外走去。
徐庶忙追出,並親自將荀彧送出府。
就在徐庶,看著荀彧遠去,再見不到荀彧身影后。
徐庶抬頭望天,眼中緩緩泛紅,噙著淚,呢喃:“母親,孩兒將要重歸玄德公身邊,孩兒未丟母親…母親的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