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全師人,總共48門75毫米山炮,36門105毫米、24門122毫米、24門155毫米榴彈炮,72門81毫米迫擊炮,360具擲彈筒,除火炮配屬載具,其餘卡車200輛。
雷達使用燃油供電,探測距離200公里,可拆卸轉運到制高點監測。
系統爆裝,閻旺將兩個師的輕武器由系統空投到大同,命楊定把他老爹楊愛源的34軍整編成一個師,再由訓練多時的新兵組建第三師,用五天時間熟悉裝備。
精兵選走,34軍從山西征兵補充,把上過小學的送給楊定做後備役,大字不識幾個但腦子還算靈光的衝入新兵,換裝繳獲日械訓練。
閻旺帶精銳征戰,晉綏軍餘部守地盤,因此對兵員要求無需太高,且閻錫山手裡有一個‘蘇械旅’,關鍵時刻能頂三萬大軍。
為配合閻旺北伐大計,閻老爹用日械從晉綏軍各部換來三分之一精兵衝入第三師,加上從新兵中挑選優者,使新建的兩個師起點較高,換裝後稍作訓練便戰力大增,一個師能幹垮一個師團。
重武器運輸不易,閻旺把裝備空投到承德,提前擴增的炮兵接到火炮,以老帶新的方式進行實彈演練。
除此還有兩輛防空履帶車送達,坦克兵輪流訓練熟悉,空閒時間練習傘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