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餓死事小,失節事大(1 / 2)

網友【彈幕】:“話說弄這程朱理學的可真是個天才。

這玩意真要說起來,可不單單只是打壓了女性地位。

真要說起來,它可以說是無差別的打壓了除皇帝之外的所有人。

真就是坑了後世八百年。”

網友【彈幕】:“不是除皇帝之外,是除統治階層外所有人,統治者可沒被打壓。”

網友【回覆】:“那可不是,宋以及宋之前的朝代,臣子是很少對皇帝行跪拜之禮的。

只有在特別隆重的場合才會有跪拜之禮。

那會的君臣關係,其實就是老闆和員工的關係。

一個發錢,一個幹活。

若是乾的不如意了,臣子想走,皇帝也不會太過為難。

人多的時候,那做臣子是要給皇帝面子。

但到了人少的時候,這君臣之間的講究也不是很多。

甚至於一個皇帝要殺臣子,只要不是造反的那種大事,皇帝都會給臣子一些體面。

可到了明清的時候,君臣之間,那完全就是兩個階級了。

體面?什麼體面,庭杖瞭解一下。

想走?那得看皇帝心情。

這就是程朱理學的威力。

可以說社會各個階級,都受到了這玩意的禍害,除了皇帝。”

網友【彈幕】:“大宋文官過太舒坦,他們以為後世的文官也能是這樣的,結果沒想到元朝會弄出庭杖這玩意。

更沒想到,後面的朝代居然還繼承了這個。”

網友【彈幕】:“話說朱元璋他這種底層上來的人,應該是很清楚這個程朱理學對底層人的迫害吧。

他當皇帝后,怎麼就完全接受了這一套,一點要改的意思都沒有。”

網友【回覆】:“怎麼沒改?這一套在老朱手上,那可是被他發揚光大了。

甚至於還加入了元庭的因素,比如庭杖,比如戶籍制度,這些可都是老朱新加入的。”

網友【回覆】:“我說的是,他怎麼沒想著往好的方向改呢?”

網友【回覆】:“你在網上,你肯定這樣說了,但是如果讓你站在朱元璋的角度,你也不會改。

這麼好的一個愚民政策,還已經持續幾百年了,大家都接受了。

為什麼要去改,不改直接用,效果好不說,皇權還得到一定增強,何樂不為呢?

要是改了的話,百姓接不接受是一回事,最後說不定還會削弱一些皇權。

朱元璋一個能把丞相都廢了的皇帝,足以看出他對權力的掌握欲了吧。

他怎麼可能費心費力的去改一個對自己有好處的政策呢?

這玩意只要出來了,帝王就不會去改了的,只會想方設法的去加強。

另外,清朝的時候,一開始滿人還不太懂這個,他們是想過要改的。

甚至禁止過漢人纏足,結果呢?屁用沒有。

後面滿清的皇帝也是參透了符文,到後面的時候,不但不禁止漢人女子纏足了,反過來還提倡旗人女子纏足了。

這就是程朱理學的威力啊!只要統治者看到它,就會一點點去朝這個方向發展。”

網友【彈幕】:“真特麼是一本邪典。”

網友【彈幕】:“一個個都在噴,你們要是稍稍瞭解一下程朱理學出現的背景,估計就不會說那麼多了。

這玩意出現的原因,完全就是一個物極必反的東西。

因為大宋前期,社會風氣開放到了一個極端。。

王安石和歐陽修這兩死對頭,在這一件事情上的意見都很統一。

歐陽修說:自五代以來,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夫婦人倫之際,無不大壞,夫婦之恩重泰山,背恩棄義須臾間。

王安石則說:俗之壞久矣!自學士大夫多不能終其節,況女子乎?

也就是說在當時的社會,那是物慾橫流,仁義禮智信,都已經被當時北宋社會的人給拋棄了。

這個時候,程頤就提出來了一個狠的:餓死事小,失節事大。

這句話,他一開始壓根就不是爭對婦女的,他本來就是爭對所有人的。

宋朝士人出了名的沒骨氣,他們在失節和保命兩者之間,選擇了保命,失節事小,保命事大。

但他們畢竟讀的是聖賢書,吃的就是仁義禮智信這碗飯,他們總不能把牌子砸了不是。

於是在一番操作之下,這個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