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興滅國,繼絕世(2 / 2)

集了各路學者,百家文獻,創造出了神州有史以來的第一本標準讀物,蘭臺漆書。

這相當於是一本大詞典,因為那會紙張剛出來沒多久,印刷術還沒普及。

所以很多學者手上的讀物,經書,那都是手抄的,一本書抄下來錯一兩個字是很正常的。

這就導致經書轉抄幾遍後,是字也不對,義也不對了。

鄧太后的這個蘭臺漆書,就是把標準版抄上去,讓大家有個標準答案。

不過這事情後面又出了一個問題。

那就是考生他們發現自己讀的書錯了後,他們想的不是改自己的書。

而是賄賂看管蘭臺漆書的人,去改這漆書,把漆書上字,改成自己學到的字。

這就導致蘭臺漆書還沒出東漢呢,就已經被改了亂七八糟了。

東漢末年的蔡邕就說過,經籍去聖久遠,文字多謬,俗儒穿鑿,疑誤後學。

除了這個標準讀物之外。

鄧太后還讓人編著世界已知的第一部字典《說文解字》。

當然,在做這些的同時。

鄧太后還要專心應付救災。

從106年開始,一直到112年,東漢連續六年的水災,其中107年算是最大的而已。

而到110年的時候,水災比之前幾年雖然好了一點,但是蝗災又來了。

捋一下110年東漢都發生了什麼,北方,異族聯軍入侵。

東南海盜猖獗,國內水患未斷,蝗災又起。

可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鄧太后外平敵寇,內安百信,甚至還弄了本字典出來。

而到111年,更恐怖的事情發生了。

110年的蝗災只是一個引子,111年的蝗災,出現了大爆發。

蝗災席捲九州,當時大漢有十三州,這個九州不是全國受災,但也差不多了。

鄧太后為了更好的治理各種天災。

於是向全國下了求賢令。

並派出公車去接這些有能耐的人,且一一親自過問。

然後,張衡出來了,測地震的地動儀,測風向侯風儀,測算天文的水動渾天儀出來了。

可惜的是,目前並沒有透過考古發現這些東西的樣本,這些東西都只是在史書上有所記載。

112年,這年的東漢,比上年更難熬,這年的水災倒是不大。

但是蝗災可就很恐怖了,十州同時爆發蝗災。

113年,司隸遭遇了大風,蝗蟲隨風從洛陽過。

鄧太后下令免掉了受災嚴重地區的稅收,並且調集災情不嚴重地方的新米,前去賑災。

幾年的賑災下來,大漢的糧倉已經沒庫存了。

從114年開始,雖然部分地區還有蝗災,但相較於之前的幾年,已經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了。

於是鄧太后開始大肆鼓勵百姓開墾前幾年荒廢下來的田土,實行耕種獎勵。

並免去了一些受災特別嚴重地區三年的稅收。

給了百姓一個喘息的時間。

115年的時候,由於114年有了些存糧,鄧太后又修理水渠,通利水運,灌溉農田。

並且,也將軍隊騰出來,開始給之前不太聽話的異族一點教訓。

北方的異族教訓完了,鄧太后就看向了羌族。

於是就派出虞詡前去武都郡鎮壓羌族,虞詡以三千軍隊,大破羌族萬人部隊,然後召回流民,大興水利。

短短三年時間,武都郡這一個郡就恢復到了之前的水準。

從一個有天災,有叛亂的郡,變成了家家戶戶豐衣足食,人口增長了足足三萬戶。

已經可以媲美天災之前了。

116年,在經過了十年與天災的鬥爭之後。

朝野內外,再也沒誰去說鄧太后是越陰之職,專陽之政,也沒有人再去說,這十年的各種災難是因為女子當政才造成的。

當時朝野內外對鄧太后的評價變成了:興滅國,繼絕世,錄功臣,覆宗室。

意思就是,鄧太后那是把一個要滅國的國家給復興,把即將要滅絕的種族,給繼承下去了。

所以鄧皇后,她拿下皇后之冠這個稱號,絕對是夠格的。

甚至可以說《後漢書》把東漢的後宮,寫成皇后本紀,這其中鄧皇后覺得是出了大力的。

若是沒有鄧皇后的這些功績,就其他那些臨朝稱制的皇后,她們還真不配上本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