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也是李廣的功績所在了。
他的飛將軍稱號,也是在駐守右北平的這段時間出來的。
當然,在這期間,他在這裡也幹了一件極其噁心的事情,那就是殺了霸陵尉。
霸陵尉和李廣的仇,那真的很小很小。
甚至可以說,人家當年僅僅只是履行自己的職責。
當時李廣已經被貶成了庶民,出去打獵的時候,到深夜才回來。
結果被霸陵尉攔住了,李廣表明身份之後,霸陵尉說了一句。
就算是現任將軍,大晚上的想從這裡入城那都不行。
何況是一個之前的將軍呢?
霸陵尉這話確實是有點羞辱李廣的含義,可人家那也是履行職責不是。
古代都是有宵禁的,真要是晚上把李廣放了進去。
然後李廣鬧出了點什麼事情,這霸陵尉可是要擔責任的。
結果就是因為這樣一件小事,等到李廣再次被啟用後。、
他乾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人家霸陵尉調到了自己軍中,然後殺了。
可以說這件事情,算是看出了李廣的心胸,也是他人品上的最大汙點了。
甚至於太史公可能都有些看不下去了,特地在史記中花費了數百文字將這件事情記錄了下來。
........
再後面就是漢匈第二次會戰。
這一戰中,衛青斬首數萬。
進貨了一群匈奴高層,跟隨衛青的將軍多數封侯。
然而李廣卻是無功而返,應該也沒什麼過,只記載了無功。
可以說,李廣又一次失去了封侯的機會。
而後在第三次會戰,李廣四千人被匈奴四萬人圍攻。
這一仗還真不能說李廣。
李廣這一仗打的是真不差,四千打四萬,還是遭遇戰。
如此境遇之下,他能和匈奴打一天一夜,堅持到援軍到來,已經很不錯了。
這真不是李廣的鍋,完全是因為張騫迷路了,晚到了一天。
結果就是四千人死傷超過三千,最後李廣功過相抵,真的是運氣不好。
畢竟誰也想不到,進沙漠和回家一樣張騫會在大漠迷路啊!
而李廣的最後一戰,那就是漠北之戰了。
也是漢匈之間,大漢取得最高功績的一戰,是大漢最有機會將匈奴徹底打垮的一戰。
這也是李廣唯一的一次迷路,也是他這一生之中,最大的過錯。
因為這次李廣的迷路,導致大漢軍隊未能對匈奴進行有效的合圍,致使匈奴單于帶著部分主力逃走。
在這一戰之後,李廣知道回去後,必然是要被治罪的,所以在軍中自盡。
其實這也是李廣作的,漢武帝臨行前特地囑咐衛青。
告訴衛青別讓李廣單獨帶隊了,李廣這人邪乎。
衛青也聽了,可李廣最後還是脫離了大部隊,單獨帶隊上了。
然後李廣就有了迷路侯這一稱呼,導致他到最後自裁,可惜了。
可以說,在大漢和匈奴的大會戰。
基本上每一仗都能看到李廣的身影。
可他就是能一點功績不撈。
若是僅僅以這四戰的情況來看。
他確實是沒有資格進入西漢十將中的。
但是李廣混的久,人家在文帝時期,就已經在邊境開始對抗匈奴了。
景帝時期的七國之亂中,他還是有大功的。
而在景帝到武帝時期,他也一直在隴西、北地、雁門、代郡、雲中五地防守匈奴。
雖然這是因為他收了梁王的印璽後,被景帝刻意放到這些地方的。
但是他也確確實實的讓邊境平穩了很多年。
仗雖然有,但這些守城戰,他還真就沒輸過,別以為這很容易。
守城相較於進攻而言確實是容易了些。
但要做到基本沒敗績,還是很困難的。
功績方面他曾帶幾十人,震退了數千匈奴騎兵,算是他有勇有謀的一面。
總的來說,他在對匈奴進攻戰役中確實功績不多,但在防守戰役中,功績卻是不小的。
別的不說,在漢武帝前中期,那個將星雲集的時代,李廣能做到每戰都有他的身影,者就說明了漢武帝對他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