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命。
那麼很多事情,就會有其他的解決方式了。
劉邦不需要那麼極端了,其他人的命運也將受到改變。
這樣最少能暫時安撫住人心,再往後,那就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
.......
【西漢十大名將第六名:周亞夫。】
【其實到了這個榜單,第六名往後的將軍,他們對西漢來說,在功勞方面,確實不小。
但他們的功績方面,卻並不是很多了,或者說是被記載的不是很多。
所以Up主對於他們的生平介紹,也就要簡短很多了。
史書上對於周亞夫的記載其實不少,但他的主要功績,就一個平定七國之亂。
不過這事情對於西漢而言,功績是很大的,甚至可以說是挽救了西漢。
同時也為大漢後續的削藩,留下極好的根基。
若是沒有周亞夫平定七國之亂,削弱了諸侯國的國力。
讓諸侯國的實力得到極大的削減。
那麼漢武帝后面頒佈推恩令削藩的時候。
諸侯們那樣忍著了,估計又會和景帝時期一樣,來一個清君側。
武帝的推恩令能成功,主要還是得益於七國之亂的平息。
諸侯實力大減,即使大家都知道推恩令是武帝用來削藩的陽謀。
他們也只能忍著,這世界上哪有什麼真無解的陽謀,不過就是實力不夠而已。
所以說,周亞夫平定七國,對於大漢的來說,那功績是極大的。
只是他和他爹,以及他兒子都很飄。
在史書之上,讓後世對周亞夫記憶更深刻的,或許不是他平定了七國之亂。
而是我們學的那篇《周亞夫軍細柳》。
這一文章,當年我們在學校學的時候,那老師對這周亞夫的評價,可是極高的。
也對周亞夫訓練士兵的水平多有稱讚。
細柳營的守門士兵,都敢直接攔住皇帝。
說是沒有將軍的命令,軍營之地,哪怕就是皇帝親臨,也不允許進入。
真是好一個盡職盡責,文中周亞夫還因此事,受到了皇帝的高度稱讚。
老師在講解的時候,也對這一段大費口舌。
但出了校園之後,我想大家都應該已經知道世界的殘酷了。
這種事情,也就是在書上能出現。
現實中,你見哪個保安敢攔董事長的?
這怕不是早上攔的董事長,中午就得捲鋪蓋滾蛋了。
更何況是在古代攔皇帝呢?
要知道細柳營,那可是軍隊,古代軍隊,可是全部歸屬於皇帝管轄的,甚至可以說這些軍隊就是皇帝的個人私產。
一國的軍隊,在周亞夫手上變成了只認將軍,不認皇帝的軍隊。
你周亞夫這樣治軍,你是什麼意思?
你到底是為了更好的治軍,還是為了更好的培養親信?
你培養這麼多親信幹什麼?想造反嗎?
把皇帝攔住,還僅僅只是第一步。
這時候,你要說是周亞夫什麼都 不知道。
那軍營重地,不允許不認識的人進入,那也還說的過去。
但是後面軍中的人,向周亞夫進行了通報。
周亞夫在明知是皇帝親臨之後。
將皇帝接到軍營後,還一連給了皇帝三次下馬威。
首先是收到命令之後,僅僅只是派人前去開門,他自己並沒有親自去接。
他雖然是在軍中,可皇帝都親自來了,他一個臣子去迎接一下會死不成?
而後是讓皇帝進來之後,還要皇帝守軍中規矩,不得在營中車馬賓士。
前面都說了,古代的軍隊,就是皇帝的私產,讓皇帝守軍隊的規矩,多多少少是帶點叛逆了。
最後在見到皇帝后,周亞夫還僅僅只是以軍中之禮對待皇帝。
可以說,周亞夫這是逮著漢文帝可勁欺負了。
也就是漢文帝,他能上位是受到了功臣集團的大力相助。
同時周亞夫他爹更是首功之一。
不然換個其他皇帝,出了軍營就得弄死他。
至於後面周亞夫沒得善終,這也怨不得人家漢景帝。
都說周亞夫一生為國鞠躬盡瘁,但最後卻落了一個結局悲慘。
後面為了不受侮辱,在獄中絕食而死。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