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
原本劉邦是要大家在固陵會師的,結果追到固陵的時候,劉邦回頭一看,特麼的隊友沒來。
項羽一看劉邦一個人也敢追,於是調頭就和劉邦打了一場。
劉邦再次大敗,又跑了回去。
這也是劉邦和項羽的最後一場大戰了,此戰之後,就是垓下決戰了。
在那一戰中,劉邦雖然也在,但指揮權已經放給了韓信。
這是劉邦統一之前的全部戰鬥,一共是27場,敗了7場,平了1場。
縱觀7場敗仗,也就是和項羽打的三場敗仗慘一點。
前面的四場,不管是人少勢微時候的兩場敗仗。
還是後面反秦時候的昌邑之戰和洛陽之戰。
其實損失都不大,前面兩場,一場是不能取,也就是打不下。
一場是不利,也就是沒打贏。
而後面的昌邑之戰,也只是進攻受挫。
洛陽之戰的記載,也是軍不利。
都沒有記載出現什麼大傷亡。
這不是太史公不敢記,像後面劉邦遇到項羽的那幾仗。
什麼大破漢軍,多殺士卒,睢水為之不流。
什麼漢軍絕食,乃夜出女子東門二千餘人,被甲,楚因四面擊之。
什麼漢王得與數十騎遁去。
太史公那是一點面子都沒給劉邦留。
由此可見,劉邦在軍事上,也僅次於項羽和韓信了。
面對其他的,要麼就是破之,要麼就是大破之,哪怕就是進攻不利,他也能有序撤離。】
........
網友【彈幕】:“在項羽面前,劉邦確實表現的很菜。
但是,劉邦在同時期的其他武將諸侯面前,那也是通天代一般的人物了。
不然,彭城之戰的時候,其他諸侯憑什麼要聽劉邦的指揮。”
網友【彈幕】:“網友刻板印象,劉邦一生全憑運氣,好像誰上都能統一一樣。
實際上,劉邦除了開始和項羽交戰的時候,有點飄輸了兩場之外。
接下來幾年中,項羽就基本上沒有佔過劉邦什麼便宜了。
唯二的便宜,一次是項羽放下了貴族的面子,用冷箭給劉邦來了一下子。
這是劉邦做夢也沒想到的。
要知道,那時候哪怕就是有人提前告訴劉邦,項羽會放冷箭。
劉邦估計都不會相信,畢竟項羽當時的形象太猛了,根本就不會用那種下三濫的手段。
而第二個就是固陵之戰了,那也是韓信彭越不聽命令才造成了。
若是三軍會師的話,固陵之戰不一定會敗。”
網友【彈幕】:“固陵之戰的主要責任還是在韓信,韓信太穩了,固陵之戰的時候,韓信沒有絕對把握。
所以他直接不上了,這也算是韓信打仗的特點了。
沒有絕對勝利的把握,就絕對不打。”
網友【彈幕】:“不至於吧,韓信的背水一戰難道不是在賭?”
網友【彈幕】:“背水一戰他賭個錘子,在開戰之前,他就已經把兩千人放到敵人後方去了。
這是什麼概念,這就相當於對方的情報他基本上都摸透了。
不然的話,也不可能把兩千人悄無聲息的放過去。
所以這背水一戰,韓信不說有十成的把握,但最少也有九成八的把握了。
若是說九成八也算是賭的話,那也就沒什麼好說了。”
網友【彈幕】:“在戰陣方面,在衝鋒陷陣方面,劉邦確實是比不過項羽。
但是,在大戰略方面,劉邦絕對碾壓項羽好吧。
楚漢之爭,項羽的眼中,只有楚河漢界。
而劉邦的眼中,根本就沒有楚河漢界,他看到的是一場大包圍作戰。”
網友【彈幕】:“扯那麼多,還不是劉邦這秦二世吃到了始皇帝的紅利?
要不是有後方的兵工廠,後方的馳道運送糧草物資。
對峙後期的時候,項羽已經是彈盡糧絕了,而劉邦的後勤,倉庫都是滿的。
光是糧草消耗就足夠耗死項羽了,更何況劉邦這邊的武器裝備要比項羽的精良多了。
說個你們可能不信的事情,聽說九十年代的時候,在鴻溝附近的人,還能撿到當年漢軍遺留的箭頭,用來賣廢鐵。
而楚軍的箭頭,基本找不到了。
這兩者一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