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外話,知道小鬼子為什麼把自家皇帝叫天皇嗎?
就是從這偷來的。
因為當年李治封禪的時候,李治是天皇,武則天是天后。
而小鬼子那會只能叫酋長。
後來大唐衰弱之後,小鬼子見大唐自家亂了,管不了他們了,於是他們就把自己的酋長改成了天皇。
這幫逆子賊孫,真是什麼都敢偷。
當年李治對他們仁慈了一下,他們就敢偷李治的稱號了。
也不知道李治知道這事情後,會不會把那島國給平了。
六十四歲後劉仁軌,日子就好過了。
次年,六十五歲被封丞相。
六十七歲的時候,還和七十四歲的李積組隊,去滅了高句麗。
好傢伙,高句麗是怎麼都想不到,輝煌那麼久,最後會被兩個老將給滅了。
滅了高句麗之後,他就回家休息了兩年,隨後近七十的他再次復出。
又幹了幾年後才正式退休,最後八十四歲壽終正寢。】
.........
網友【彈幕】:“漲知識了,沒想到這稱呼也是偷的啊!
我特麼一直以為是小鬼子自己弄出來的呢。
逆子則孫這詞用的好啊!”
網友【彈幕】:“這位才是神州抗倭第一人啊!
不過對他宣傳怎麼就那麼少呢?
按理講,對倭寇這種大勝,不應該多宣傳宣傳嗎?
就比如戚繼光那樣。”
網友【彈幕】:“輕鬆打贏的仗,有什麼好宣傳的?
戚繼光之所以那樣宣傳,那是因為戚繼光雖然次次大勝,可打也挺難的,這才有了宣傳。
白江口說白了,這一仗,倭寇連大唐的邊都沒靠近就被揍沒了。
能有個記載那就不錯。”
網友【彈幕】:“還真是能有個記載就不錯了。
雖然說神州史官都特別喜歡記錄敗仗,對勝仗描寫極少。
可其中唐朝史官是最嚴重的。
比如吐蕃對大唐的各種入侵,大唐的史書中記載的明明白白,甚至詳細到了某一次的邊境劫掠。
但是,大唐對吐蕃的勝仗他是一個字都不提啊!
結果還是在吐蕃史書中,才找到當年唐軍八千破九萬,連祿東贊都因為這事情受傷而亡。
甚至還有人說當時唐軍進入了拉薩,不過這個就沒有什麼論證了。
這些事情,在吐蕃史書中能找到,在藏文古史中能找到,但在新唐書,舊唐書中,那是一個字不提啊!
所以你能在唐書看到白江口之戰的記載,那就不錯了。”
網友【彈幕】:“還有這事?
都這麼猛了,那怎麼還會和親?”
網友【彈幕】:“和親?和親也就是咱們現在看著軟弱點。
你要是真去看和親的話,你會發現,弱對強的和親,那確實是軟弱。
可強對弱的和親,可就不是什麼軟弱了。那可是實打實的政治控制。
你以為去和親是犧牲一個皇室的幸福,這皇室女過去是吃苦的。
其實人家過去是當姑奶奶的。
當然了,要是國弱的話,那和親就真是軟弱了。”
網友【彈幕】:“劉仁軌也是死的早,但凡要是晚幾年,武則天登基之後,他晚年說不定還有一個災要過。
甚至不需要武則天登基,只要誣告制度一出來,他可能就得遭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