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了,仔細去看雲臺二十八將的戰績。
你就會發現,其實這二十八人就是混子,劉秀就是通天代。
這二十八人中但凡有一兩個能獨當一面的。
劉秀也不至於要花那麼久的時間才能完成一統。
比如當時鄧奉造反的時候,劉秀派出雲臺二十八將前十的四位,還有十名開外的好幾個,算是東漢初期最豪華的武將陣容了。
結果被鄧奉直接打了回來,後來還是劉秀過去才平叛成功。
所以,鄧禹雖然算是開國丞相,但是他還真不算什麼名相。
再往後東漢就沒丞相了,制度改革,把丞相的權力分到三公去了。
直到董卓弄了一個相國制度,毀了之前的制度後。
曹操後期才再次重啟丞相制度。
於是,東漢正兒八經丞相,真就只有一個曹孟德了。
曹丞相怎麼說呢?
能耐是有的,名聲也是有的。
他可以說是真的把大漢再次盤活了。
只不過盤活之後,這果子被他兒子自己摘了而已。
所以只要說起曹操,那大家會不自覺的把他往君主的位置上去放。
雖然曹丞相一輩子都是漢臣,可給人的印象,他就是奸臣。
所以,東漢真正的丞相應該就一個,那就是咱們的諸葛丞相了。
當然,也可以說他是蜀漢丞相,季漢丞相,但是,在當時蜀漢自己的眼中。
蜀漢就是大漢的延續,所以說他是東漢的丞相也不為過。
對於諸葛丞相。
相信大家都有足夠的瞭解了。
客觀的說,單單從能力來說的話,諸葛丞相或許不是古往今來所有丞相中最強的。
從戰績來看,蜀漢到最後也沒有完成一統。
可如果要讓各朝各代的皇帝,來挑選自己丞相的話。
那十個得有九個選他。
畢竟誰會拒絕一個不會造反,不會摸魚。
從朝堂到軍事,從行軍打仗到後勤安排。
從民生到外交都能上場的全能人才呢?
這絕對是所有皇帝夢寐以求的,當皇帝的完全可以躺平。
不管是朝堂上,還是軍事上,亦或是地方上的各種瑣事,都能一股腦的交給諸葛丞相了。
完全不需要擔心什麼。
甚至,在諸葛丞相的閒餘之際,還能給你弄幾個小玩具逗你玩玩。
不過要記住一點,千萬不能讓丞相去找老天爺借東西,。
不然的話,你可能躺平不了多久。
對於諸葛亮的功績,那沒有太多可說的,畢竟這些大家都較為熟悉。
不過演義中,對於丞相還是有些誇張的,主要是前期誇張了一點,又是借東風,又是草船借箭,又是氣死周瑜的。
這些基本上都是摻了水的。
正史上,丞相確實是在赤壁之戰中有功,但那只是用外交手段,聯孫抗曹而已。。
後面一段時間,劉備去打漢中了,而丞相主要是在內部管事。,
保證的基本盤的稅收,也保證了軍隊的後勤。
後面入蜀之後,丞相還是在管內政事情。
畢竟丞相的本職,他就是管理內政的。
那會劉備三兄弟都在,還有趙雲,黃忠,馬超。
根本就不需要丞相去管軍事上的事情,他只要保證後勤和內部穩定就行了。
所以大家都說,劉關張三兄弟活著的時候,丞相臉上時常有笑容。
一來是外面的戰事不要他過多操心,二來是管理內政也還有法正這些人。
這時候的丞相,並不需要天天拼命。
直到後面孫權偷了荊州,殺了關羽。
而後張飛被殺,黃忠在那一年也沒了,法正也是那一年沒的。
後面,劉備來了一個夷陵之戰,自己也沒了,同年馬超也沒了。
五虎將一下子就只剩一個老邁趙雲了。
這一下,內政,軍事,甚至上朝堂人員任用。
還有民生,以及與東吳的外交關係等等事情,全部都壓在了丞相的肩膀上。
從公元220到223年,丞相肩膀上的擔子,那是加了又加。
而且,這時候的南蠻,在聽到劉備死了後,也跳出來造反了。
於是丞相長達11年的加班之旅來了。
先是七擒孟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