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戰國強軍:大秦銳士(1 / 2)

【在韓國的擊剎弩兵嶄露頭角之時,另一股強大的力量也悄然崛起——那便是大秦的鐵鷹銳士!

他們正是人們口中津津樂道的大秦銳士。

事實上,相對於其他戰國時期的軍隊而言,鐵鷹銳士的出現相對較晚。

然而,正是這樣一支後來居上的精銳之師,給整個戰國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當鐵鷹銳士登上歷史舞臺時,大秦的變法已經基本完善,國力也增強了很多。

甚至連那位變法的商君,此刻也早沒了。

而這支軍隊之所以能夠脫穎而出,完全得益於其嚴苛至極的選拔標準。

據傳說,要想成為一名鐵鷹銳士,必須從十萬名秦國士兵中脫穎而出。

更有甚者言稱,真正能達標者不過區區三千人而已!

但實際上,這個數字或許還過於樂觀了些。

遙想當年,司馬錯奉命元件鐵鷹銳士之際。

他可是在經歷過商鞅變法後的整整二十萬新軍當中,精心篩選出了僅僅一千六百餘名精銳。

這樣的淘汰率,令人咋舌。

相當於是平均一百二十五人才挑選出來一個。

他們的選拔,是比巔峰時期的魏武卒更嚴格。

據史冊記載,魏武卒所揹負之物大約重五十斤上下。

但鐵鷹銳士卻需身負八十斤左右。

不僅如此,他們還有著更為嚴苛的要求。

那就是在行軍百里之後,一投入戰鬥,便能立刻展開廝殺。

當然了,古代的人,也並非人人都和西楚霸王項羽一樣,一個個都是神力無窮。

因此對於這些資料還需稍作轉換。

以漢代為例,一斤等於十六兩,一兩約合十六克。

這樣一算的話,所謂的八十斤,實則不過當今四十餘斤而已。

況且鐵鷹銳士是騎兵兵種,這樣換算一下,人員的實際負重,倒也並未超乎常理。

只是就選拔時的淘汰率而言,選拔的時候,應該是不能允許士兵騎馬應選的。

無論是從裝備配備,或者是從人員選拔的角度,來看這支軍隊。

鐵鷹銳士,都堪稱是一支由眾多百夫長匯聚而成的精銳之師了。

在戰國那個風起雲湧的時代裡,它簡直就是一支所向披靡,橫掃天下無敵的強軍了。

在大秦征討巴蜀以及收復河西等戰役中,都有他的身影出現。

傳聞紛紜,據說後來白起用以截斷趙軍糧道的奇兵。

就是這支令人聞風喪膽的鐵鷹銳士!

但是,各位秦粉,也莫要過於興奮。

誠然,鐵鷹銳士的資料堪稱卓越。

其強大實力毋庸置疑。

輝煌戰績更是璀璨奪目。

但必須指出的是,截至目前為止,Up主所講述的一切,僅僅源自傳聞以及一系列推斷。

在史記等正史之中,幾乎找不到,有關鐵鷹銳士的確切記錄,或者詳細資料佐證。

此外,大秦帝國對外展開的諸多戰役,大多憑藉著龐大軍團的壓倒性優勢,而取得勝利。

儘管也存在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但這樣的情況,對於秦軍作戰來說,確實相對罕見。

然而,可以肯定的是,秦國應該真實存在過一支強悍的騎兵部隊。

在戰國時期,戰爭記敘中,還是能夠察覺到些許,關於這支神秘部隊的細微線索。

尤其是先前提到的,白起用騎兵切斷趙軍糧草供應一事,便進一步印證了這一點。

當時那支騎兵隊伍規模大概是五千人左右,而若從司馬錯時代起始算起,至白起統兵時期。

鐵鷹銳士的人數,想必也應該接近四千或五千左右。

不僅人數相吻合,更為關鍵的是,鐵鷹銳士恰恰擅長騎術,正符合執行此類任務的需求。

可由於秦軍兵團作戰的原因,導致他們的光芒被掩蓋了。

畢竟那種動輒就是十幾萬,幾十萬的兵團作戰,這幾千人。

那真就像一朵浪花一樣,很難出頭的。

大家想想,幾十萬人作戰,一支小部隊,那得立下多大的功,才有可能在史書上留下一筆?】

網友【彈幕】:“我去,感情古人都是用五兩稱的啊!

那青龍偃月刀也就是四十一斤了。

之前我一直覺得周倉多厲害多厲害。

扛著八十多斤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