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這娃那是一點虧都不想漏掉啊!(2 / 2)

,你是一樣不落。

內憂外患,你是一點不少。

真就是所有的虧,你都想吃啊!

當十七皇帝,受十七年災,可真有你的。

這亡國之君,你當的是一點不冤吶。

.........

【大明亡的原因太多了,或者說任何一個朝代的滅亡,都是多個因素引起的。

咱們這次拋開其他的因素不談,就談糧食這一項。

畢竟自古以來,都是民以食為天嘛。

在糧食上,老天是拯救過大明的,真的,而且還不止一次的拯救過大明。

兩次明著救,一次暗著救,這都沒能救起來,老天是盡力了的。

玉米,紅薯,土豆。

這三個高產植物,對於農耕文明的重要性,就不要多說了吧。

玉米畝產能達到一千到兩千斤。

紅薯能到兩千斤左右。

土豆就更離譜了,直接能達到兩千斤往上。

更重要的是,這三款高產植物,在神州大陸上,除了沙漠,草原,其他地方基本哪都能種。

而且成功案例也是有的。

大明後面的大清紅薯盛世。

從順治入關,到乾隆五十五年。

短短百年來時間,神州的人口,就從明末四千萬人口,增長到了三億人口。

可以說,大清的康乾盛世,就是建立在紅薯上的盛世。

當然,這個功勞,很大一部分還是要歸咎於雍正完成的攤丁入畝。

對比就知道了,在雍正攤丁入畝前五十年,清朝的人口,僅僅只是從9000萬增長到了一億二千萬。

在雍正攤丁入畝後,依舊是五十年的時間,乾隆接手的清朝人口是一億四千萬,到乾隆55年,人口翻了一倍多。

但不管怎麼說,這三種植物的高產都體現出來了。

可以說這三樣高產作物,就是過來救大明的。

然而呢?

玉米在嘉靖朝就有了,但它僅僅只屬於觀賞植物,沒有大規模推行。

後面雖然推行了,在十幾個省都有種植。

可卻依舊被列為珍稀植物,還是屬於觀賞類,主要還是一個觀賞功能。

土豆在萬曆朝屬於皇家貢品,也沒有大規模推廣。

直到明末的時候才從宮中出來,正式推廣開。

紅薯也是萬曆朝帶回來的。

這個就更別說了,萬曆一朝,僅僅只是在民間小規模種植,到清朝才開始正式發力。

這三種植物只要有一種受到了重視,那麼大明應該就能挺過那十幾年的饑荒。

只要在那段時間沒有農民起義,滿清想要入關,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當然,大明在那會其實內部也已經爛透了。

就算有這些高產植物,最多也就是續幾年命,讓崇禎不至於成為亡國之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