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歷史嘛,他只會記住璀璨(1 / 2)

影片繼續。

【先說朱元璋。

首先確定一點,朱元璋一定是千古一帝。

這是毋庸置疑的。

你說他殘暴也好,說他只會打仗,不會治國也好。

但是驅除韃虜,再造神州的這一功績,便足以讓他獲得此稱號了。、

而且他還一舉收復了失去四百來年的燕雲十六州,算是給大宋圓夢了。

至於說治國嘛,很多人都說朱元璋時期治國不行。

特別是近些年,還有人特別喜歡拿鳳陽花鼓中的《鳳陽歌》來說事。

比如“說鳳陽,道鳳陽,鳳陽本是個好地方,

自從鳳陽出了個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

大家戶口賣騾馬,二等戶口賣田莊,

三等戶口沒有的賣喲,身背花鼓走四方

.........”

此類版本不少,改中的,改尾的版本都有,唯獨前面兩句沒人改。

說的好像朱元璋登基之後,把鳳陽害的多慘一樣。

其實這民謠傳唱的年代,是在明末時期。

或者說清初時期出現的,名字也被改成了《瘋秧歌》。

按照迅兒哥的話來說,這無非就是那些幫閒們,在他們的老主子落魄後,為了討好新主子講出來的一些壞話而已。

其實《鳳陽歌》原版是:

說鳳陽,道鳳陽,手打花鼓咚咚響,

鳳陽真是好地方,赤龍昇天金鳳翔。

數數天上多少星,點點鳳陽多少將。

..........

原版看上去是不是合理多了?

其實大家想想也知道,朱元璋立國的時候,鳳陽那可是中都。

而且朱元璋曾經下詔。

鳳陽,臨淮兩地,永不課徵。

也就是說,這兩地的百姓是不徵稅的。

同時,朱元璋還下達過很多對於鳳陽發展有利的詔令。

比如:官吏罷職者,民犯流罪者,俱發鳳陽屯田耕種。

今後犯罪,當謫兩廣充軍者,俱發臨濠屯田。

官吏受贓及雜犯私罪當罷職者,謫鳳陽屯種。

民犯流罪者,鳳陽輸作一年,然後屯種。

根據記載,僅僅只是洪武前五年,從全國各地發往中都的罪犯。

就有五萬多人,這其中官吏就上萬。

另外,朱元璋還曾從江南遷徙了富民商人十四萬戶。

用於充實鳳陽,將人、財、物,畜,以及生產經驗、技術等等。

雖然富戶遷徙,是為了更好的集權,但是有了這些富戶的加入,鳳陽的日子絕對不會差。

由此可見,朱元璋對家鄉的發展那是下了力的。

鳳陽在朱元璋時期,那也不可能出現大家戶口賣騾馬,二等戶口賣田莊的情況。

所以不要瞎黑,別聽風就是雨,好歹也找點像樣的點黑不是。

其實真要說起來。

朱元璋在治國方面能力真不差,他差的其實是底子。

明初的人口,其實是一個較為爭議的事情。

根據《農田餘話》記載,洪武元年的人口是一百六十一萬戶,大概估算也就是六七百萬人左右。

而在洪武十四年的《洪武實錄》中記載,人口卻到了一千零六十萬戶,大概估算有五千多萬人口。

14年,兩者的人口資料差了七八倍之多。

有人懷疑這其中的資料有錯,畢竟明初的人口資料,也僅僅只是在《農田餘話》中有記載,這屬於孤證據,而且與洪武十四年記載的資料相差太大,所以可能是假的。

但博主認為這資料不會是假的,而是及其真實的資料。

因為關於明初史料中,對人口稀少的記載有很多。

比如關於當時揚州的記載,是“按籍城中居民,僅餘十八家。”

而對於洞庭湖地區的記載,是“土曠人稀,耕種者少,荒蕪者多。”

對於黃河以北州縣的記載是:“道路皆榛塞,人煙斷絕,幾無生機之色。”

對於徐州的記載是:“白骨蔽地,草莽彌望,殘瓦荒草中常常有狐鼠出沒。”

所以明初的時候,人口稀少是確確實實存在的。

當然了,14年翻七倍,這麼大的人口差異。

這不可能都是治國治出來的人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