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商鞅或許沒有那麼完美(1 / 2)

影片繼續:

【電視劇中,對於商鞅前去秦國一事,那是安排了不少筆墨的。

又是和公主的感情,又是富婆的幫助,還有龐涓在各種使壞,一套下來,商鞅就好像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才趕到秦國,見到秦孝公。

這種安排,那都算是為了劇情吧,畢竟咱們現在的電視劇,不安排點情情愛愛的進去,導演就好像不會拍一樣,同時也是在側面說明,商鞅和秦孝公兩人合作的不易。

不過這些安排,硬要說的話,他們也不是完全沒有存在的道理。

因為史書上,對於商鞅前去秦國一事,記載的並不多,很是籠統。

僅僅只是說商鞅見魏國不用他,然後又聽到了秦孝公的求賢令。

於是他在處理了公叔痤的喪事之後,便起身前往了秦國。

到了秦國之後,他就在秦孝公的寵臣景監的引薦下,和秦孝公來了三次談話。

第一次先講帝道試探,然後再講王道試探,直到最後一次,商鞅才講了霸道。

最後秦孝公選擇了富國強軍的霸道之路。

而後兩人徹夜長談,在商鞅提出了變法大綱的強秦九論後,孝公欣喜不以,於是就有了商鞅變法。

史書之上,關於兩人見面之後的記載,就這麼多。

但從這字裡行間,也能看出一點,那就是商鞅和景監似乎很熟悉。

一個魏國的中庶子,和一個秦國國君寵臣,兩人之間很熟悉,這中間肯定是發生了一些故事的。

所以電視劇上的那些情情愛愛的安排,真要說的話,也好像說的過去。

真實方面那肯定不真實,但相對合理不是。

在《大秦帝國裂變》之中,對於商鞅的變法方面,是有一定美化的。

又是富國,又是富民,又是強軍等等。

特別是在秦孝公剛啟用商鞅之際。

商鞅和一眾秦國大臣,進行了一次變法的辯論大會。

在這個大會之中,商鞅說的話,那是句句不離大秦百姓。

將自己的身份,完全的擺放在了大秦普通庶民這一邊。

這事情吧,多多少少有那麼的一點離譜。

變法的辯證大會,那確實是有。

而且在史書中也確實記載了。

但是,當時大會的內容,可不是說的這些。

在那場由秦孝公主持的變法大會之上。

大秦的老士族提出的問題,確實是遵守古禮,遵守秦穆公之法的問題。

這一點並沒有什麼差錯。

甚至老士族還提到了庶民的事情,他們說大秦一直都是遵守秦穆公之前制定的法度,幾百年來,也沒有什麼不妥之處。

現在大家都習慣了這種法度,若是貿然改變的話,對於大秦來說,可能不是什麼好事。

但商鞅的回答,可就不是從大秦庶民角度出發的。

商鞅當時說的意思。

那就是你們別管變法不變法,你們只要按我說的做就行了,你們這些凡夫俗子也不懂什麼高深道理,懂什麼治國之道?

你們都不懂了,那些庶民就更不懂了。

他商鞅考慮的是國家,而不是個人,他要的是大秦強大,要的是秦軍強大,而不是某個秦人強大,這樣勢必是會得罪秦人貴族的。

當時大秦的老士族聽到這話之後,那自然是不能接受了。

於是杜摯就說了,這先前的法又不是不能用,大秦用著古法,幾百年都走過來了。

也沒見到什麼問題,你一過來說變法就變法?你說你懂治國之道你就懂了?

對於這樣的提問,商鞅回答就更直接了。

古法好?古法好的話,那為什麼遵守古法的夏商都被滅了?

為什麼不遵守古法的周天子,就能稱王呢?

若是周天子遵守古法的話,此時那應該還在商朝才對。

若說古法好,當年的春秋五霸,哪個是因為遵守古法,才讓國家強大的?

這一個個國家的變強,那都是變法之後才強國的。

如今大秦使用古法,那是日漸羸弱,再不變法,依舊學古法古禮的話,只怕是秦國也要步夏商之後了。

一番話下來,整個大秦朝堂沒有人再說什麼了。

而後秦孝公變任命商鞅成了大秦的左庶長,也不得不說秦孝公的魄力是真的大,商鞅當時就一篇強秦九論,沒有任何的實戰經歷,秦孝公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