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是有商隊找到了匈奴的痕跡。
匈奴此時正在往西邊跑,並在西邊大肆殺戮。
大漢身為天朝上國,又與匈奴有大仇。
此時應當前去西方支援一下,展現一番大漢的天朝威嚴。
同時,也該趁這個機會,好好的去教化一番西方蠻夷。
你看著因為激動,而喊得面紅耳赤的大儒。
心中不由有些無奈。
你依稀記得,當年你派軍出征倭島的時候。
這傢伙也是喊的面紅耳赤,不過那次他是反對出征的。
按照他的話說,這是勞民傷財,是無義之戰,是出師無名。
巴拉巴拉說了一大堆,甚至就差拿你和桀紂相比了。
當時也是你脾氣好,不然早砍死他了。
沒想到啊!沒想到,居然有一天,這大儒也會請戰!
不過話說回來,其他人若是求戰的話,大機率是為了錢。
但他求戰,還真不是為了錢,他是真想去教化。
自從當年拿下倭島之後,你就曾命他為主,前去教化倭人。
說是教化,其實也就是教教語言而已。
後來拿下新羅,拿下阿三,拿下西域等地方,也都是以他為主,帶人前去安排教化事宜。
此時的他,說教化萬族或許有點過分,但教化百族,那可是實打實的。
這種功績可是要記入史書的,他往後的名聲,絕對是能與孔孟比肩的。
若是大漢再拿下西方,再拿下更多的地盤,收服更多的種族。
使他真的完成教化萬族的事宜,那他這名頭,可就怕不是比肩孔孟這麼簡單了,超越也不是不可能吶。
所以對於征戰,他比其他的文臣武將,更加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