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人的楊立身體也有些倦意。
想起流雲谷那些富家子弟、修仙家族子弟請假離開山門時的情景,楊立的腦海中浮現出如此畫面:幾輛豪華的馬車並列跑在官道之上,大馬昂頭挺胸,疾馳飛奔,闊車在路上顛簸,可在車上卻是安穩。
當時的自己,還有些羨慕,不過此時在停靠於一處大樹樹冠上的楊立想來,卻實在如同過眼雲煙一般,被他輕輕地自在腦海當中帶過。
楊立在大樹樹冠上休息了一晚之後,第二天清晨便又上路了,又是幾天過後,他來到了一所村莊。放眼望去:
村莊建有統一的房舍,整齊劃一;植有香樟、桂樹、蜜柚等山南苗木,近看掩映搖曳,遠觀條塊縱橫。借問村民之口,楊立曉得此村莊名曰牛家莊,奇的是在村莊的村頭有一口大池塘,夏天從沒有乾枯過,冬季也難得結冰,據說有一眼龍泉生在此地,保得全莊的民眾生生不息。
可自從楊立進入牛家莊以來,總覺得這裡的村民無不是面現愁容。稀稀拉拉從其身旁經過的村民,無不是低頭匆匆趕路,從他們頭埋下的嘴角偶爾會發出一兩聲輕微的嘆息,但是他們去往的地方都是同一個所在——一方大池塘旁邊建的大宅院。
大塘旁邊建有一戶大的宅院,佔據的是風水極佳的寶地。聽說那便是員外牛孺子的家。
牛孺子因為祖上出過尚書、侍郎等大官,蔭著祖上的權威,在牛家莊向來是說一不二,裁決罰斷,沒有人干涉,是牛家實際上的大族長。
不過,牛孺子惜名好譽,特別珍惜自家的名節,嚴於自律,難得做一回壞事,處事儘量一碗水端平;為人儘量一視同仁。
牛家莊的人都對其很服氣,有個大事小情的都是來請他作主。
楊立非常好奇地跟著一兩個人也來到了牛孺子的家中。聽他們言語對話,楊立大概知道了一些情況:
原來這幾天,牛孺子接連線到村民的口信,有的家裡狗死了,有的家裡豬死了,有的家裡牛亡了。
本來農村一家一戶的死亡個家畜,那是再平常不過的了,只是接連傷及了幾家的家畜,還是這樣頻繁的死亡,確實很詭異了。
後來,牛孺子家裡的牲畜也接連死了幾頭,這下牛孺子族長也坐不住了,連續幾個晚上派出家丁,集中守住豬、狗、牛等家畜,輪班看護,但還是有死亡的現象發生。
村裡的農家戶中牲口還是繼續死亡。
死去的家畜都是一副模樣:身體像是風乾的橘皮,四肢僵直,沒有一點水分;顱骨上有孔洞,顱骨內部空空,沒有一點腦髓。
一段時間後,牛家莊謠言四起,大致有三個版本。
一個是這樣說的:不得了了!遠在海里的龍王吃不飽了,這是要來咱牛家莊打打牙祭啊,大家要小心了,不能吃葷腥了,家裡那些個,小到雞、鴨、鵝,大到狗、牛、馬,都要留到,留給龍王,以後我們牛家就會世代風調雨順了。
還有一種版本是更邪乎,是這樣說的:我們牛家莊來了一個惡鬼,還帶有兩個餓死鬼,生前是窮苦人,沒有開過葷腥。他們現在是不傷人,等家畜都吃光了就要咬人了,還是躲到周邊的親戚家裡,才過得了年!
唬的不少人逃離牛家。
要不是牛孺子礙於面子,早就嚇得逃出牛家莊了。
還有一種版本是說村口的大池塘養活了村裡人這麼多年,到年節又沒有看到村裡上供祭品,就自己來拿祭品了,沒有看到死的都是家畜嗎?那是要村裡人要記得年年供奉,節節感謝,要記得往水裡投供品。
楊立來到牛家莊的時候恰逢牛家莊鬧這事情。
牛孺子閉目聽聞了一陣村民傾訴之後,抬眼望見的一個陌生人站在村民之後,不覺咦了一聲,心想這是何人?不過牛員外見此人衣冠不整,臉上黑一道灰一道的,其身體之上還散發出一股令人不愉快的汗騷味,不覺心裡起了輕視之意。
員外他料定是哪家村民的親戚,在青黃不接的時候,來到了他們這家遠近聞名的富裕村莊,為的不過是討一口飯吃罷了,這才又平端起早已預備在茶几之上的茶碗。他的管家看出自家老爺的不快,忙不迭地吆喝出一聲:“送客!”
楊立眼見牛員外眉毛挑了挑又皺了皺,暗想此人定然是看自己身上衣著樸素,又灰塵撲面,肯定是瞧不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