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武藝麼?”
最形象反映當時捶丸活動情形的,是現存於洪洞縣廣勝寺水神廟壁畫中的元代《捶丸圖》。繪在明應王殿西壁上,圖中於雲氣和樹石之間的平地上,二男子著硃色長袍,右手各握一短柄球杖。
左一人正面俯身做擊球姿勢,右一人側蹲注視前方地上的球穴,稍遠處有二侍從各持一棒,棒端為圓球體,居中者伸手向左側擊球人指點球穴位置,是元代民間捶丸活動的真實反映。
明人李詡所著《戒庵老人漫談》中的供閒選勝各八,就是在供人休閒娛樂的活動中各有八種妙招,象棋是八捷,圍棋是八勢,捶丸則是八巧。
八巧是指:臥棒斜插花,沿尾斜插花,後橛掀過前,前橛翻過後,背身正棒,兩肩基兒,雁點頭,背身倒捲簾。
眾人聽完嘖嘖稱奇,尋寶以來見識過很多古人智慧,都是古代沒有電沒有手機和網路。可人家的生活一定比現代人乏味?
三五知己聚會,有專門的行酒令,或者直接曲水流觴,裝逼!
閒來彈個琴,唱個曲,逛個青樓,吟詩作對,風花雪月,裝逼!
射個箭,騎個馬,最後還能打個高爾夫球,更裝逼!
一炷煙中得意,九衢塵裡偷閒,這是焚香的浪漫。
靜水深流,淡中有味,這是品茗的浪漫。
臥眠聽雨,一夢浮生,這是聽雨的浪漫。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這是賞雪的浪漫。
以月為鏡,獨與天地相往來,這是候月的浪漫。
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這是酌酒的浪漫。
侍花如侶,讀花如人,是蒔花的浪漫。
摒棄紅塵,與大自然一同靜默,這是尋幽的浪漫。
若心自適,無弦亦可,這是撫琴的浪漫。
聞一鳴就想問一句:誰活的更瀟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