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斗小民參與挖墳掘墓,就連九五之尊的帝王,也對盜墓情有獨鍾,一夜暴富誰都喜歡。
比如號稱十全老人的乾隆爺,應該算是權力最大,身份最尊貴的盜墓者,其動機亦堪稱一奇,據說僅是為盜取陵中的楠木大柱——偷樑換柱。
他凡事追求十全十美,修建陵墓也不例外,裕陵規模宏大,氣勢雄渾,設計精巧,每個細節都力求完美。
在材料的選擇要求最好,當時清朝正處於巔峰時期,國力強盛,國庫充盈,乾隆不惜巨資,遍尋天下優質木材作為自己陵墓地面建築的材料。木材來自全國各地,不遠萬里送到京城。然而他最中意的卻是明十三陵中的建築用材。
乾隆皇帝盯上明成祖朱棣的長陵,大柱用材是金絲楠木精品,可謂大器晚成,質地堅硬,木材表面光澤,不必髹漆,氣味芳香怡人,蚊蟲不近,歷朝歷代都是建材中的極品。
明長陵祾恩殿是最大的金絲楠木殿堂,這使得一心渴求精美材料的乾隆大為動心。劉墉、紀曉嵐等人知道乾隆看上祾恩殿上的金絲楠木大柱後,遂竭力勸阻,方得保住長陵。但乾隆仍不死心,金絲楠木一日不到手,一日不安。
在大臣謀劃下,乾隆皇帝最終還是找到藉口,那就是修繕明十三陵。以金絲楠木採伐殆盡為由,上表奏請長陵、永陵的地面建築部分拆大改小,將永陵的部分宮門、享殿拆除,縮小規模。
不僅使永陵煥然一新,還能剩餘很多木料,而這剩下的木料自然被乾隆據為己有。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乾隆盜木的醜聞還是被張揚出去。皇帝盜陵的事件實屬駭人聽聞,最後為堵住悠悠之口,竟然又自導自演一出將自己發配江南的鬧劇,從來沒有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惡有惡報,後來乾隆裕陵被盜掘,受盡凌辱,不知是不是命中註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