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五大仙(1 / 2)

小說:鼻尖上的寶藏 作者:雅玩居士

“先生大駕光臨,焦家蓬蓽生輝啊!”

焦老九把聞一鳴迎進內堂,恭敬請他坐下,奉上好茶,熱情道:“多謝先生救命之恩,香道真神奇,焦某多年頑疾已經得到控制。”

聞一鳴美美喝口茶,笑道:“每週一次,不可貪多冒進,短則三月,多則半年,香到病除。”

焦老九喜笑顏開,困擾自己多年的疾病終於有希望治癒,對聞一鳴越發恭敬,自己過的是刀尖舔血的營生,能遇見高人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能救命。

“你看看這是不是分土劍?”

聞一鳴讓柳大通把分土劍交給對方,今天就是打聽點內幕,吃到尋寶的甜頭,對焦家很好奇,看能不能套出點秘密。

“這……”

焦老九眼前一亮,趕緊雙手接過,仔細研究半天,吃驚道:“果然是分土劍,先生您……”

突然醒悟,趕緊道:“多嘴!先生勿怪,所謂分土劍其實就是釺,只不過看過的人少,以訛傳訛罷了。探墓靠的不是釺本身,而是土夫子的本事。”

“迄今發現的最大青銅器後母戊方鼎,便是由吳姓同行使用這種工具發現的,當時探杆鑽到地下十多米深,手震一下,感覺碰到硬物,提上來發現堅硬的鐵探頭都彎。”

“馬上意識到可能碰到青銅器之類的寶物,不然不可能弄壞探頭,但他當時沒有想到自己探到的會是迄今最大的青銅器,而且是國寶。”

聞一鳴點點頭,原來如此,看來不算是什麼寶貝,隨口問道:“焦家世代被尊稱為土夫子,必然有過人之處,九爺能否講講讓聞某看看眼界。”

“先生謬讚!”焦老九聽完眉開眼笑,自通道:“所謂土夫子大有來源,民國時期在湘南地界,門檻最低的窮人最容易選擇的養家餬口的工作,一是挑水賣,二是賣黃泥。”

“賣黃泥的人當時被隨口喊作土夫子,每天用破鐵輪板車從郊外拖來黃泥,在街巷裡叫喚,主要賣給人家做煤球用。”

“當地土質不好,多紅壤,紅壤比較散,易滲水,所以古人造墓時喜歡從外面運來有黏性的黃泥做封土。土夫子當時也不懂這回事情,反正找有黃泥的地方,一挖再挖,很多無意間挖出古墓,挖出隨葬品。”

“他們拿到古玩商那裡賣後,得錢比賣黃泥多,而且來得快。後來土夫子漸漸有意從黃泥中尋找古物,最後乾脆主動去盜墓,變成了職業盜墓賊。”

“土夫子一個跟一個學,再後來抱夥成團盜墓,形成了湘南幫,成為民國時期盜墓最活躍的地區之一。百年傳承下來,積累豐富的經驗,個個身懷絕技。”

“有憑風水尋穴的望氣之功,有比狗鼻還靈敏的聞土嗅覺,有位元工更巧妙的打探本事,有快速辨定墓位、年代、寶物多寡的真本事。因此有人用中醫上的診療手段望、聞、問、切,來形象地比喻土夫子的盜墓功夫。”

說道這裡焦老九得意道:“土夫子看土識墓確實神奇,晚清重臣曾國藩的墓即是被一廖姓土夫子盜掉,盜洞剛剛好打在棺材的前頭,真乃我輩之楷模。”

聞一鳴笑而不語,焦老九真是幹一行愛一行的勞模!鼻頭微動,看著對方左手腕的一串紫紅色佛珠,笑道:“手串不錯,降龍木?”

焦老九趕緊摘下來,雙手奉上道:“先生高明,幹我們這行整天跟死人打交道,總要有點辟邪之物不是?早年有緣高僧開光,一直戴著。”

“百年黑桃木,不錯。”聞一鳴點點頭,還給對方道:“桃木亦名降龍木,是民間傳說中最有力量的驅邪趕鬼之物。山海經記載,夸父逐日時,棄其杖,化為鄧林。夸父還沒趕到大澤湖,便渴死在半路上,他遺棄的手杖,遂化成一片鄧林。夸父的這根手杖便是桃樹枝做的,鄧林就是桃樹林。”

焦老九笑道:“我們最煩就是死氣纏身,戴上辟邪物,幹活時多少心裡也放心點。現在有的盜墓小說裡,說帶的是黑驢蹄子,此蹄頗有神性,還能制服殭屍?無稽之談!”

“未見光的驢蹄子倒是神奇偏方,產婦得產後風,在無可救藥的情況下,將之放進鐵鍋裡煮水給婦人喝下,據說有起死回生之效,特別靈驗,被戲稱為還魂湯。”

“所謂未見光驢蹄子就是在母驢肚子裡未曾產下的胎驢蹄子,因為極稀少,屠夫家裡才會有,一般得之往往秘藏起來,非至親遇難時不用。”

聞一鳴哈哈大笑,突然看見堂中間供桌上放在幾個貢牌,好奇站起身,焦老九走到跟前,上三株香,介紹道:“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祖師爺,南北不同,北方多信五大仙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