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厘米深、5厘米寬。
印記所刻的都是方方正正的橫和豎,這些橫和豎組成了幾個大小不等的矩形。這些印記雖然樣式古樸,但既不像篆文,也不像金文,近觀整個圖形,不像是什麼文字,反而比較類似於房屋平面設計圖。
“難道是項羽的十二金鑼!”
腦中閃過念頭,很不可思議,當年楚霸王項羽滅秦皇宮,搶走驪山行宮無數奇珍異寶,最後下落不明,只留下一個傳說。
當年項羽與叔父項梁用12面金銅鑼,鳴鑼教戰,習武練藝。這12面金銅鑼精工細作,別具一格。分別用80%的黃金和20%的黃銅合鑄,鑼大如輪,聲宏音清,背面鑄有12生肖圖,價格不菲。
離開之際決定將12面金銅鑼留給項裡。於是命令士兵深夜在項裡草灣山附近挖坑藏鑼,然後又在草灣山上鑿下了字元。如果誰能認得此字,便能找到那價值不菲的12面金銅鑼。
民間更傳言這十二金鑼就是開啟項羽寶藏的鑰匙,這段野史流傳兩千多年,就連亂世遺珍錄都沒有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