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拍賣第一人(1 / 2)

小說:鼻尖上的寶藏 作者:雅玩居士

“那邊有三條古董街,其中最著名的荷李活道,曾被外國雜誌列為全球十個最受歡迎的旅遊景點之一。大大小小有上百間古董店,種類繁多,五花八門,我的永寶齋也在其中。”

“15歲因為生活所迫,開始打工掙錢,剛開始賣抽紗,從學徒做起。抽紗店的隔壁是古董店,我慢慢認識當時那家古董店的掌櫃黃英豪,黃師傅問我下班後能不能幫忙給客人送貨,我沒有推辭,所以每天晚上

6

點下班後就幫他把貨送到顧客家中。”

翟建民有感而發,回憶道:“一年之後,黃師傅對我說要自立門戶,要我一起來做。這時我才明白,原來他是透過一年時間來考驗耐性,考察我的為人。”

聽完聞一鳴也深有體會,早年還保留著最古老師傅帶徒弟的傳統,進門三年師傅把徒弟當孩子養,管吃管住還教本事。出師後三年,徒弟給師傅白乾三年,就算還恩情。然後才能自立門戶,有自己的店。

古玩行更復雜,除了要有運氣遇見明師,自己還要有悟性和刻苦專研的精神,眼力和運氣就是決定生死。

1981年我決定離開形成規模的福成行,但與黃師傅已經有了很深厚的情誼。為了報答師傅的栽培,在離開福成行後的三年裡,每天都會回到福成行對師弟傳授業務,也算知恩圖報。”

說到這裡翟建民拿出手機,展示照片給兩人看,上面是一個青花大盤,感嘆道:“某天有人送來這個青花盤子,我第一眼就覺得精美絕倫,甚至有種即使是懸崖也要跳下去的決心。經過講價,從200萬元壓到130萬元,並談妥下午三點交錢。”

“那時是下午一點,我挾著盤子就走。或許是天意的安排,我並沒有走常走的路回店裡,而是走了一條比較遠但能經過黃師傅店路。師傅並不在店中,沒能讓師傅親眼欣賞這件寶物,我當時還覺得有些遺憾。”

“一點半我回到店裡,電話就響了,是平時肯定不會回電話的師傅打來的。兩點黃師傅就來到了我的店中。平時只要把瓷器開啟看一眼就可以包起來的師傅,這回足足看了這個盤十五分鐘。”

“我當時還心裡想,師傅肯定也沒見過這麼漂亮的盤子吧?但隨後師傅眼鏡一放,劈頭蓋臉就是一頓罵,你上手過這麼多永樂盤子,居然看這個真?”

雖然事情已經過去好多年,可翟建民還是滿臉苦笑道:“在他指出幾處不對後,我也發現這個盤子的折沿略厚,底足偏高。雖心有不甘,但基於只賣真貨的原則,在3三點前還是把這件盤子退給賣主。”

“果然三個月後,不斷有高仿品湧入市場,當我見到這些高仿品時,才覺得當初的決定是對的。至今我留著那時候的一個高仿,作為畢生教訓!”

凌天成看著比自己大幾歲的翟建民,佩服道:“其他的不用說,我最佩服老哥的是自強不息的學習精神!你透過自學,居然考進京城大學考古系?”

翟建民擺擺手,輕鬆道:“迴歸後我看中內地市場,這裡商機更多,可語言是最大難題,我沒有辦法跟別人交流溝通。”

“其實進大學最初的幾個月,因為聽不懂老師的普通話以及對一些專業詞彙不理解,上課聽得稀裡糊塗,下課後還要同學幫忙。為了克服這一困難,我就在課堂上錄音,回去後反覆聽,反覆學。”

聞一鳴瞬間對翟建民肅然起敬,五十歲的人還對學習有如此熱情,這點讓他很感動。

“天下之最可貴者,莫如時日;天下之最奢侈者,莫如浪費時間。”

今天真是不虛此行,聞一鳴見識到真正港島行家的風采,那裡還保留著最傳統的師徒禮儀,有最正式的行規,還有一批真正熱愛古玩的藏家,難怪能成為亞洲藝術品交易中心。

凌天成給翟建民滿上茶,詢問道:“張宗憲老爺子身體可好?”

“好,好,老爺子比我都忙!”

翟建民哈哈大笑道:“這次就是他讓我來內地尋寶,看看有什麼寶貝能收入囊中,這不正好遇見鼻菸壺,回去老爺子肯定很高興!”

對於張宗憲,那可真是如雷貫耳的傳說人物,號稱港島第一藏家。

他花了幾十年的時間,在世界各地不遺餘力地收藏瓷器和字畫,在世界文物收藏圈內受到普遍敬重。他還是蘇福比和佳實德兩大國際龍頭在港島拓展市場的主要推動者,也是最頂級的白金vip。

對於瓷器與雜項的高超鑑定能力,使他得到世界各地收藏家的信賴與尊重。張宗憲這三個字已經成為大中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