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譚敬的老底(1 / 2)

小說:鼻尖上的寶藏 作者:雅玩居士

一個多小時下來,眾人相談甚歡,聞一鳴拿出靜心香和安神香,讓葉成耀和翟建民驚為天人,終於明白為什麼連耿寶昌都對這個年輕人恭敬尤佳。

凌天成喝口茶,笑道:“既然葉老也在,大家的目標都是下星期舉行的安思遠專拍,那我有個不成熟的建議,咱們能不能聯手?”

眾人眼前一亮,特別是葉成耀,饒有興趣的看了看聞一鳴,暗自點頭。其實耿寶昌已經交代過很多資訊,特別對方的深厚家底,幾十億大土豪。

這個幾十億可不一般,實打實的現金流,可不是虛幻的股價和身家!

葉成耀畢竟已經八十多,這麼多藏品的傳承已經迫在眉睫,後人不喜歡收藏,見慣其他人畢生心血分崩離析的下場,暗自下定決心道:“我同意,當年島國人最流行這種做法,收藏家派出一個代表參加拍賣,其他人都不出手。”

“等東西拍回來,在重新舉行內部拍賣,價高者得。不但能避免無謂的內耗,還能保證精品留在自己同胞手裡。”

說完看著聞一鳴,請求道:“先生高義,年輕有為,我們這輩人已經老去,需要更有能力的人舉起大旗,如果不嫌棄,咱們長期合作如何?”

聞一鳴自然同意,笑著答應,別說這裡一百多件傢俱,就是再增加幾倍自己也不嫌多。

大家商量好,這次由聞一鳴出面參加拍賣,下場舉牌,好東西都搶回來,然後在內部分配。反正聞一鳴需求大,來者不拒,大不了用葉成耀的精品交換,這都不是事。

葉成耀長出口氣,心頭放下大石,不管怎麼說,自己畢生珍藏如果能進博物館,讓後人瞭解傳統文化,已經是最好歸宿。

感嘆道:“對於收藏家來說,賣東西只有兩種可能:一是生意失敗,不得不賣,這樣的例子不少。再有是喜歡的人不在了,下面也沒人接手,兒孫要分家,這些東西賣成錢是最方便的。對真正的收藏家,這些東西都是千挑萬選自己喜歡的,哪個也捨不得。”

“很多人問我鑑定秘訣是什麼?我就說鑑定其實沒什麼訣竅,就是多看,而且要仔細看,要把它看清楚。”

“就等於認識一個人,如果你只是看看照片,或者聽人介紹,描述一番,沒有用的!你得跟他直接接觸,大家有了交往,再過一段時間,別人再怎麼裝他都裝不像,你一看就知道不對,這才最重要。”

“在這裡有個很好的條件,就是每年拍賣會都有幾百件東西給你看。不管你買不買,你都可以拿起來看,有上手的機會。”

葉成耀突然想起什麼,笑道:“想起當年我們看寶貝也是去博物館,但很不容易。故宮拿東西規矩最多,人數有嚴格限定,級別界定也更嚴,有整套規矩。”

“有一次,敏求精舍去了十多個人,由他們院長陪著看東西。結果坐半天,只拿出一個康熙、一個雍正和一個乾隆,就三件。”

“當時徐展堂就火了,說誰家沒這麼一大堆東西要跑這麼遠來看?氣得不行。耿先生坐在旁邊,臉紅得很,面子拿不下來,但他也沒辦法。等到臨走,他拍拍我的肩,讓我們幾個第二天到東華門等他。”

“第二天我們去,這才看到一個永樂壓手杯、一個洪武釉裡紅帶蓋梅瓶,還有一個成化鬥彩。耿先生說,讓我們過過癮。這時候才知道,故宮有規矩,超過多少人,一級品就不能拿出來,昨天人太多,院長也無可奈何。”

眾人鬨堂大笑,這倒是聞一鳴提個醒,以後有機會和故宮打交道,最好人少!

翟建民補充道:“上手最重要,精品拿得多,東西一到手上,馬上就能感覺出來。比如說康熙的東西,它給你的感覺就特別重,因為它的結構很緊很結實。如果你拿起來輕飄飄的,那就值得懷疑。”

一直聊到晚上,眾人相約幾天後去參加拍賣,聞一鳴和凌天成回到酒店,突然想起什麼,讓黑鳳安排第二天行程。

“這裡就是龍馬道156號?”

聞一鳴按照資料找到一棟小別墅,外表有些陳舊,前面有個小花園,是譚敬逃跑到港島的舊居。

1949年5月解放前夕,譚敬帶著書畫來到這裡,出任華商總會理事。後因駕車出事故,撞死人,入獄服刑。保釋後預備出走海外,為籌備資金,把手邊的真品和精品賣一部分,得款合當時金價六百兩。

聞一鳴來之前已經打聽好,這裡現在的主人已經移民加拿大好幾年,房子一直在出售,但價錢高,無人問津。

“聞老闆,現在好多內地大老闆來投資定居,您看這房子面積大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