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張家樓(2 / 3)

探燈在他身邊照亮了一小片水域,但不比他明亮。

這漢樓整體呈口字形,口字中間是天井,四周是三層的樓宇,底座和外牆全部用條石修建而成。

黑瞎子很熟悉這種風格,這漢樓像是明清時期南方大戶人家修建的沿街大宅。

按照構造來看,這幢古樓應該是一幢大宅院的前臉。

它的門對著的是正中街道的高牆,整座宅院被圍起來,四周有大門、小門、照壁,有些門讓下人進出,有些是沿街做生意的店面。

按理說,從大門進去以後,應該會有複雜的迴廊通往後進的宅院。

但黑瞎子繞著古樓遊了一圈,這裡只有這麼一幢獨樓,樓後面就是青石板街道,沒有院子也沒有迴廊,這樓就像是被當成豆腐一樣削沒了一半。

,!

奇怪。

黑瞎子皺了皺眉,若說是現在修的樓,可能會有這樣的“創意”。

但過去時候極其講究風水格局,一磚一瓦都極其考究,生怕犯了忌諱,更別提直接消失了一大半。

——這他孃的和大別墅就修了個保姆房有什麼區別?

探照燈的光在頭頂晃了晃,黑瞎子從底部冒上來對關皓示意安全,又折返浮在了口字中間、天井上方。

天井天井,底下當真就是一個巨大幽深的井口。

那裡面絲毫光線也沒有,黑瞎子沒有看到任何有價值的東西。

但先前的綠光就是從這幢古樓冒出來的,他翻轉身子,頭朝下的往天井潛了下去。

黑瞎子眼睛裡的光感細胞比尋常人多,因此能捕捉到極其微弱的光線,從而在黑暗中看清物體。

但這天井裡似乎有什麼遮光的材料,即便是他也得開啟手電來輔佐視物。

眼睛有一瞬的模糊,但黑瞎子很快就適應了情況,降到了天井院內。

那綠光剛剛還一閃一滅,但隨著徹底靠近這裡,綠光竟然再也沒有亮起過。

人為控制的?

那三個二貨搞出來的新版本s?

三短三長三短好像也沒有。

黑瞎子一邊思考一邊查探四周,四下漂浮著白色顆粒,是他下降撥動的水流帶起的不知名漂浮物。

天井底部是石桌石椅,表面附著著一層沉澱物,四角都有大柱子,中間和兩邊各有兩根,一共十二根。

往內是木石的迴廊,迴廊內側就是房間,木門木床已經脫落腐朽,全被覆蓋成白色,但房屋結構還算完整,黑瞎子就順著去看。

從“口”字進入天井之後,這古樓構造可以用立體的“回”字來理解。

四面都有門,門口的柱子上掛著對聯,但刻著對聯的木料不如支撐木柱那麼好,已經扭曲,長起了真菌一樣的木花兒。

黑瞎子游動過去看,對聯內容比較普通,但能表明這座樓的主人有軍功在身。

瑤寨裡建了一座漢樓,主人還有軍功?這事兒稀奇得像是玉米地裡蹦出個西瓜來。

黑瞎子這會兒才起了點真要探究的心,擺動腳蹼,他找到前堂的位置,那裡可能會有牌匾和靈牌閣樓,能讓他找到這漢樓主人的身份線索。

前堂的門已經成了一團爛泥,窗框裂出了幾條大縫,手一碰,木頭就碎成片、再碎成粉,成了一團煙霧在水裡翻騰。

從縫隙裡照光進去,屋子裡無比雜亂,木樑坍塌、雜物四散,和一般經受過地震坍塌的屋子沒什麼兩樣,但這屋中間有一個回壁,也就是房間中央立著一面牆。

黑瞎子穿過破碎的窗框探進前堂內,手電燈光一打,裡面的情況一下就明瞭了。

前樓內部已經完全腐爛,木質地板全部坍塌,頂上沒有天花板,能直接看到最高的樓頂。

尚未腐爛的只有石頭和一些巨大的粗木樑,樓底有大量的雜物堆砌,一片殘破衰敗。

整個樓的內部空間,猶如被拆遷的只剩下骨架的老樓房,或者一個被啃食掉內臟的動物骸骨。

黑瞎子順著回壁尋找,什麼東西都基本爛沒了,倒是頂上還有一副牌匾。

辨別了大概的張家古樓之類的內容,後面跟著的年月日分辨不清了。

黑瞎子眼皮一跳,張這個姓是個大姓,一板磚隨機挑選路人砸一下,說不準就是個姓張的。

但張張張張——張啟靈也姓張,他以前在四姑娘山薅出來龍脊背的那地兒,大機率也“姓張”。

牌匾甚是普通,但牌匾上的瘦金體字跡,書法功底深厚。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