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點還沒到,訂餐廚房已是一片繁忙。電話訂餐的三大桌已開始就餐,另一大桌坐滿了人等待上菜。小桌也有了五桌顧客,其中四桌是訂餐,買煎餅的人也逐漸多了,很快排出兩條小隊來。廚房裡的四人正在快速忙碌,叮叮砰砰、嘩嘩啦啦的聲音不絕於耳。
“哎喲,你們的生意還真是好。春苗,要不我天天來這裡幫忙吧,我不要工錢,只要不整天閒得慌就行。”
幫趙春苗裝袋收錢的曾芸芬試探說,一旁的表姐像是看到一個真正的同伴,馬上與她搭訕,繁忙的煎餅攤隨之笑聲如歌。
“姐,再過一會幫忙的就多了。您以後想來就來,隨便搭把手也行。生活有困難就給曾明講,他是您的親弟弟。”
趙春苗才說完,孩子們和姐妹們相繼回來。一陣子,媽媽、姑姑、姨姨、嫂子、姐姐、弟弟妹妹的叫喚聲,聽得曾芸芬如同墜入雲裡霧裡。
“你家有這麼多人?”曾芸芬驚奇問向趙春苗。
“不是,是我們家現在有這麼多人,中午吃飯時您就知道了。嘻嘻。”春苗美美的回答。表姐在一旁偷笑,同時對曾明首次出現親人感到好奇。
中午一起就餐時,見琴琴與萌萌黏著弟弟撒嬌叫爸爸,程曉曼一幫美女叫弟弟為哥哥,尤其是曉曼媽摘下太陽鏡露出真面容,曾芸芬都懵了。這,這不是宋副市長嗎?她一時宛如不認識弟弟了。
午餐後休息片刻,曾芸芬跟隨眾人去了弟弟新家。湯姐和劉嫂都認識曾芸芬,兩人熱情的與她寒暄一陣,曉曼拉上嫂子快步去房間給兒子女兒餵奶。
半歲的曾成順像是很喜歡小姑媽抱,哦哦的與姑媽說話甜笑。重回的親情,讓曾芸芬感慨萬千。“明明,沒想到你現在過得這麼好。房子院子又大又漂亮,還有這麼多親人朋友。我真羨慕啊,我以後天天來好不好?”
“姐,你願意來我們就歡迎,只要你開心就好。”從房間出來的趙春苗搶答,再俯身一手搭著姐姐的肩,給了她一個萬元紅包。她知道了三姐已經離婚,擔心她孤身一人生活有困難。
“姐,一個人別苦了自己,把這裡當成自己家也行。我還是那句話,有困難就及時對我們講。記住了,我們是親人。”
在激動相擁中,小姐姐曾芸芬終於有了真正的親人,有了自己的情感歸宿。從此,她每天都來,不是幫著帶孩子就是在訂餐廚房幫忙。為方便姐姐每天往還,幾天後,趙春苗給姐姐買了一輛電動車。
曾明與大姐、二姐仍然沒有往來,她倆一個是公務員退休,一個是小學老師退休,兩家人都看不起開餐館的曾明,更不喜歡賣煎餅的趙春苗。曾明無所謂這些,各過各的日子互不打擾也好。
重新面對小姐姐,曾明徹底忘卻了過去的怨恨,覺得這一切皆為家庭因素所致。他常看著姐姐發愣,假想她若是出生在一個正常人家,當年考上普通大學根本不在話下。可現實是這位尚屬優秀的姐姐,在中老年時竟被苦追自己的男人拋棄,曾明怎麼不痛心呢?
痛心的還有馮燕。週末團聚時,馮燕簡直不敢相信這是曾明的三姐。曾明和馮蘭婚禮那天,馮燕對曾芸芬是記憶深刻,不僅是因為她漂亮,而是曾明媽媽胡言亂語時,她是第一個出面制止,後來還主動給馮燕和父母道歉。怎麼歲月把她摧殘成這樣了呢?她只比自己大幾歲呀,可看上去至少大十歲。
四兄弟和眾姐妹對三姐的遭遇深表同情,很想幫她一把為大哥解憂,認為她無論是在廚房幫忙或是在家帶孩子,皆不合適。最後勸她不如就在廣告公司做做後勤,每月兩千工資,這倒是讓所有人滿意。
曾芸芬對工作非常認真細緻,每天都會將廣告公司打掃得乾乾淨淨和擺放整齊。她還對倉庫所有原材料做了一番登記,建立了一個專用賬本。一月下來,各種材料領取多少?庫存多少?一目瞭然、清清楚楚。倉庫也被她整理得規範有序,無論找什麼都能輕易找到,並且數字準確無誤。車鵬輝都驚歎,廣告公司還真需要有這麼一個當家人。
胡秀蘭和謝勇也跟著喜歡上這個姐姐,胡秀蘭經常在路上截住她去蔬菜店閒聊。閒不住的曾芸芬,又幫胡秀蘭整理店內蔬菜和其它商品陳列,一番調整後蔬菜店更是煥然一新,令人看得舒爽。才一個月,所有門店的人和兄妹糕點兄妹倆,都親切稱呼曾芸芬為姐姐。有趣的是老黃見到她,也是親切叫她為曾姐。
曾芸芬的愛心在加快解凍復甦,她開始傾心關愛剛剛熟悉的每一位家人與朋友,深愛著這幫新姐妹和孩子們。不僅曾成順和熊楠姍喜歡要姑姑抱抱,讀小學的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