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90章 求賢若渴(1 / 2)

這一日,涼州郡太守傅奇斌前來彙報前陣子督察均田制的事情。

傅奇斌說,全郡六個縣,只有洛川縣還沒開始執行均田制,其他五個縣都已經開始分田了。

特別是高安縣,已經將所有回購的土地分到了百姓手中。

宋知信對高安縣的知縣關實昇印象特別深刻,就是他首先提出了均田制,宋知信才下決心在涼州郡實行均田制試點。

“這次督察,各縣都提出了哪些困難?”

宋知信更關心的是均田制實行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在土地私有制的這個時代,想要實行均田制,肯定要觸動地主階層的利益。

俗話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這些地主們,不反抗才怪。

所以,宋知信提出了回購,而且還是荒廢的土地,以此來降低地主們的牴觸情緒。

傅奇斌道:“困難有很多,都是地主們的阻撓,有衙役維持次序,反抗、阻撓程度都不大。”

“最主要的是,主公說過要發動廣大的百姓,有了他們的積極參與,還是比較順利。”

宋知信很欣慰地點了點頭。

頓了頓,傅奇斌又道:“主公,現在最麻煩的事情,就是荒廢的土地用來種什麼?”

“這些荒廢的土地,不是貧瘠,就是缺水,小麥、玉米都不適合耕種。”

“百姓雖然分得了土地,卻種不了作物,每年還要上繳賦稅,就好像是一塊燙手的山芋,丟也不是,不丟也不是。”

這個問題宋知信之前雖然有考慮,卻沒有辦法解決。

西涼州除了朔方郡和吳忠郡緊靠黃河外,其它兩個郡都缺水。

興修水利,需要大把的銀子!

這銀子從哪裡來?

西涼州賦稅根本支撐不了!

只能從作物方面入手。

哪些作物適合西涼州種植呢?

哈密瓜,大棗,枸杞,葡萄,土豆,青稞……

他把前世大西北出名的農產品一一過了一遍,然後選定了大棗、枸杞、葡萄三種農作物。

棉花、土豆雖然很適合西涼州種植,但都是外來物種,還沒有傳入九州大陸,沒有種子!

“傅太守,涼州郡缺水的地方,你要想辦法因地制宜,號召百姓種植合適的農作物。眼睛不要只盯著小麥、玉米這些常規作物。”

宋知信點撥道:“比如大棗,枸杞,葡萄這些農產品,耐寒性和抗旱性都比較強,很適合涼州郡種植。”

“主公還懂農事?”

傅奇斌傻眼了。

那次陪同宋知信在高安縣視察時,看到宋知信抓起泥土又捏又聞的,還以為他是做給自己這些下屬看的。

如今看來,真的是自己想錯了。

宋知信笑了笑,道:“前段時間,本王視察了整個西涼州,特別關注農業的發展,也算是對這方面有所瞭解吧。”

“你們郡府的官員,不要只坐在郡府裡聽下屬彙報,要經常到各縣去看看,多到田間地頭跟百姓打交道,虛心向他們學習請教。”

“卑職知錯了!”

傅奇斌忙道:“卑職一定按照主公的指示辦事!多跟百姓打交道,向他們學習請教。”

宋知信點點頭,問道:“讓你們推薦人選面試的條文收到了吧。”

“前三日就收到了!”

“已經傳達到各縣,路途遙遠,需要一段時間。”

傅奇斌想了想,道:“主公求賢若渴,何不去拜訪一下葛老?”

宋知信怔道:“葛老?”

傅奇斌解釋道:“葛老諱名葛時矩,是大宋翰林院的大家,他的門生遍及整個大宋,半年前已告老還鄉,就住在涼州城。”

宋知信大喜,趕緊向傅奇斌要了葛忠景的地址。

“主公,下官提醒您一句。”

傅奇斌笑道:“葛老性情有點偏執,是一個不太容易接近的人。”

“哦?”

宋知信沉吟片刻,問道:“葛老有什麼嗜好?”

傅奇斌笑道:“葛老的嗜好有兩樣:好酒,好詩詞。”

聞言,宋知信笑了。

這兩樣都是本王的拿手好戲啊!

隨後,宋知信問起劉明傑、鄭孝淳兩人的處理結果。

傅奇斌先是自責了幾句,然後告訴宋知信,劉明傑已經就地正法了,鄭孝淳降級留用。

宋知信滿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