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日,宋知信從郡衙回來,見到鄭梅枝正在跟一個陌生的中老年男子聊天。
中老年男子大約五十歲左右,相貌威武,一副精明能幹的模樣。
看到宋知信進來,那名中年男子立即站起來,臉上帶著一絲忐忑。
鄭梅枝起身,笑著介紹道:“李總管,這位就是西涼王。”
中老年男子當即跪下,朗聲道:“奴才參見主公!”
鄭梅枝見宋知信有點發懵,又笑著介紹道:“王爺,這位是您萬戶食邑地的總管家李江坤先生,今日特意來王府彙報。”
宋知信這才明白,右手一抬:“李總管請起!”
“謝主公!”李江坤這才起身。
落座後,宋知信饒有興趣地問起食邑地的情況。
食邑地和封地不同。
西涼州是他的封地,他有治理權,但所得的各種賦稅歸州府所有,只能用於州府俸祿發放、經濟建設和發展等方面。
食邑地則不同,屬於他的私營財產,扣除各種賦稅後的收入,他可以任意支配。
李江坤介紹說,食邑地有萬戶,田地萬頃。目前經營有釀酒、製糖、馬匹、酒樓、青樓、客棧等行業。
說完,李江坤叫人送來十幾箱賬本放在宋知信身旁。
宋知信隨手拿起一本,隨意翻看了一下。
這是自家萬頃田地的統計表,以及負責耕種的佃戶名。
密密麻麻的數字和名字,看得宋知信頭皮發麻。
這樣的賬本,還有十幾箱!
“這些交給鄭長史打理吧。”
說著,宋知信把賬本放回原處。
鄭梅枝丟給他一個白眼,笑著道:“王爺,奴婢見你這幾日忙於公務,身子想必是有些乏了,不如去自家的食邑地走一走,權當是散心好了。”
聽罷,李江坤眼睛一亮。
這可是巴結西涼王最好的機會!
“主公,咱家的食邑地可玩的地方多著呢。”
李江坤不失時機道:“有一眼望不到邊的馬場,湛藍的天空,煙波浩渺的月影湖……保證令您心曠神怡!”
宋知信被他的描繪說動心了。
這口才,做個總管可惜了!
第二日,宋知信就來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食邑地位於涼州郡所屬的洛川縣和景東縣內,這兩個縣與朔方郡接壤,是涼州郡土地最肥沃的地方。
車隊出了涼州城不久,就進入洛川縣境內,道路變得狹窄和不平起來。
但宋知信、鄭梅枝、李江坤和一百死士都是騎馬的,這倒不算事兒。
隨著離涼州城越來越遠,四周出現了成片成片的麥田。
麥子已經成熟,風起時,麥浪輕卷,好一副美麗的畫卷。
這與在高安縣、赤縣看到的荒涼的情景完全不同!
“主公!這些都是王爺的食邑地。”
李江坤自豪地說道:“今年的收成不錯,糧倉應該不夠裝了!”
宋知信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問道:“收成如何分配?”
李江坤答道:“佃戶兩成,賦稅三成,王爺五成。”
這些都是百姓種出來的,竟只有兩成?
就因為他們是佃農?
“改了吧!”
宋知信淡淡道:“佃農三成半,賦稅三成,本王三成半。”
“什麼?”
李江坤像是聽錯了似的,難以相信地看著宋知信。
“就按王爺說的做吧。”
鄭梅枝莞爾一笑:“難道你不知道王爺正在推行均田制嗎?”
李江坤點了點頭,沉聲道:“奴才是聽說過,只是王爺的土地不是荒地,而是良田,不在回購的範圍內。”
“而且,條文也沒有規定要減少田租呀!”
鄭梅枝嬌笑道:“咱們的王爺與眾不同,是菩薩心腸!”
“從明年起,西涼州的田租都要按這個比例分成。”
宋知信果斷道:“今年從本王的食邑地開始!”
“本皇倒要看看,有誰敢違抗本皇的政令!”
李江坤整張臉都不好看了。
萬頃良田,一年收成算六十萬石,就要損失九萬石!
心疼啊!
隨後,車隊每到一處村莊,宋知信就要下馬去村子裡坐坐,和族長、村民聊聊今年的收成,宣佈新的田租政策。
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