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部分(3 / 4)

說,如果朝廷對現在的皇商捐贈的數目不滿意,很有可能換掉幾個皇商,替換成表現好的大商人。

這個訊息傳來出去,最後變成了可能重新更換一半皇商名額,這讓原本安享著皇商高出一等地位和豐厚金錢的現任大皇商們都緊張了起來。原本嘛,他們的地位已經很不錯了,即使捐獻大筆的錢糧也不會有很大的提升,而且和諸多世家官宦都有聯姻,位置也很穩固,一般官員是動不得他們的。

但是這只是指一般的官員,如果皇帝親自指了,以宇文吉眼下對朝廷的控制力,難道還有人敢不去辦不成?宇文吉也不會在乎一個皇商家族的興衰,畢竟雖然說地位挺高了,錢也多,可是和那些大世家是沒法比的,也壓根進不了了宇文吉的眼睛裡。

在這種氛圍下,氣氛空前熱烈了起來,似乎人人都在爭當愛國商人。能籌措大筆的糧食的畢竟還只是少數,而且糧食這東西有特殊性,就算是超級大糧商。也不敢囤積特別多。但是不捐糧食,可以捐衣啊,捐藥啊。刀槍棍棒是不能捐贈的,馬匹也可以啊。

而且在這種氛圍的帶動下,整個京城也在一種格外熱烈的愛國氣氛中,雖然是今年災荒,可是對京城的人家來說,大部分還是過得去,富裕的人家也不少。不少人家也捐了二十兩銀子以上。因為朝廷打算編纂一本傳記加地方誌,讓捐贈二十兩銀子以上的人都在其中留名。

人多力量大,其中有些人還是力量超級大的超人級別的。十天後,朝廷收到的捐獻就讓宇文吉這麼個深沉的帝王心情好得不得了。這也讓他對林鈺格外的大方,原本因為加封郡主是額外施恩,朝政也緊縮。所以有些賞賜有些程式都是有些簡化的。

但是在大規模的捐贈活動下。光是從皇商們那裡就收到了價值近三百萬兩銀子的糧食布匹藥物等東西。朝廷這場戰爭打下來,很有可能沒有賠本,還賺了不少,而且賑濟災民的錢糧也有了,國庫一下子就沒有那麼大的壓力了。當然,宇文吉也特別選擇清明廉潔的官員負責此事,並且光京城一地派了足足一十二個監督。

林鈺也透過殷素素隱晦的提醒,這種活動一定不要鬧出什麼貪汙醜聞。人多力量大。充分利用民間尤其那些富商們的錢,然後用之於民沒什麼問題。可真像前世某會一樣鬧出些什麼來。不但以後再也不會有捐贈什麼的,整個朝廷國家的名聲也就臭了,連皇帝也抬不起來頭。

宇文吉很喜歡林鈺這種替他著想思考的表現,於是他大筆一揮,不但正常封郡主有的東西,林鈺都有了,還在京郊多了六處莊子,其他的賞賜也加厚了三成,又叫人給林鈺修建郡主府。不要小看三成,那些金銀珠寶,古玩玉器之類的東西其實很難估價的,而且因為出自宮廷,都是珍品,哪樣少的了百金。

於是,林鈺驚喜的發現,自己魄力大膽了一把,原本打算那十萬多兩銀子打水漂的,竟然在銀錢上也還大賺了一把。別的不說,京郊那幾個皇莊都是大莊子,最小的也有二十頃地,又都是上等的良田,雖然今年沒什麼產量,可是土地的價值就在那裡。六個皇莊的價值就已經在十萬兩以上了,還有金銀賞賜,郡主府之類的東西,加起來也都有數萬金。

地位上的改變就更不用說了,你就是拿著五十萬兩一百兩萬兩銀子去買個郡主位子,你看朝廷賣不賣給你!

“所以,人生就是投機啊。”即使是林鈺那樣從容沉靜的性格,看著那些奢華豐厚的賞賜也忍不住感慨,“看到了機會,就要有魄力的去嘗試。”

當然,林鈺的性格其實也還是偏於保守的,她在這件事上,多少也有些機緣巧合。如果不是恰逢大旱,朝廷賑災和打仗兩頭都要忙,財政非常的緊張。林鈺可能就安分守己的做起了軍糧生意,當然因為她不會缺斤少兩,也不會以次充好,估計也會得些嘉獎,但絕不會有這樣的高位。

雖說林鈺是佔了之前認了齊王為義父的便宜才能一下子得封郡主,可是看看連殷素素這樣出身情況特殊,並且勞苦功高的現在還在縣主位子上待著,就知道這郡主位子就多難的了。當然,宇文吉是許諾將來給殷素素公主身份的,她現在的情況,也不適合呆的太高了。

大周朝,加封郡主的程式還是很複雜的,明旨發了後,選了良辰吉日,齋戒一日,然後要擺過香案祭祀天地,然後去皇帝那裡加封號,領賞賜,接著還要拜見皇后娘娘和幾位貴妃等,直直折騰了一天。

然後還有請客,這樣升官發財的事情,又有幫朝廷做宣傳的意思,自然不能辦的太小了,能請的客人必須都要請到了,來不來是一回事,你請不請是一回事。而且大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