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草案》一文多有質疑。
總而言之,需要時間來完善該草案之後,再提交內閣審議。具體需要多長時間,暫時也沒把握。
承暉帝聽罷面無表情的表示,今年內閣以及戶部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這個,希望愛卿好好幹,不負朕望。接著話鋒一轉道:“愛卿的工作熱情值得嘉許,對於朝廷現狀有不滿並心存焦慮也可以理解,但凡事不可操切,要戒急用忍。”
“臣謹記陛下訓示!”寧克趕緊端正態度,接受來自皇帝的訓示。
承輝帝也沒多說啥,示意他可以下去了。
端午將近,初二日,承輝帝突然召開內閣擴大會議,六部九卿正負官員全部列席,嗯,這是中朝會,說明肯定是有不小的事情要發生了。
群臣在乾清宮匯聚的時候,看見一個很突兀的人也出現了,大家決定裝著沒看見,畢竟內閣會議那麼高的層次,這廝照樣經常出沒。如今的大周內閣,比起漢武帝搞的內廷要好的多了,很少幹繞過外朝直接頒佈政令的事情。
賈璉其實不想來的,這種級別的會議,哪裡是他個四品官能進來的?但架不住皇帝直接明令他參與了,只能來了。
進入乾清宮,賈璉熟練的找個角落站著。
這個級別的會議沒那麼多繁文縟節,皇帝駕到後,群臣在首輔的帶領下抱手鞠躬即可。承輝帝非常直接的通知各位大臣:“近日念及為官辛苦,朕決定外官加奉兩成,京官加奉三成。諸位愛卿,可有異議?”
加工資啊,誰反對就是天下官員的公敵。
孔照為首,群臣統一回答:“臣無異議。”賈璉落在最後,也跟著來了一句。
就在賈璉認為“有事啟奏無事退朝”即將降臨時,承輝帝又來一句:“有一事,朕思之良久,特與諸卿議一議。”
承輝帝明顯不給大家現場爭論的機會,直接道;“就照樣吧,朕乏了,先走一步。”
然後皇帝就走了,賈璉總算知道今天為何要來了,立刻從袖口掏瓜子,可惜掏了個空。
皇帝一走,群臣立刻炸窩了。三三兩兩的一陣互相交流,嗡嗡嗡的聲音在大殿內迴盪。
賈璉看著都覺得興奮,站在一邊仔細的打量每個大臣的表情。
首先是現有的內閣五個大臣,臉色是一個比一個難看。別看只是加兩個人,原來的閣臣話語權自然被稀釋了。
從現在開始,任何人反對內閣擴員,就是王某人的死敵。
別的部門可不這麼想,比如說督察院的林如海,蛐蛐刑部,也敢與督察院爭輝?看看,沙煲大的,不對,是督察院的喉舌群。
有瓜可吃的賈璉非常興奮的東張西望,就想看看眾生相的時候,卻被人一把抓住手腕拉走了。
賈璉一臉的不爽,看清楚是林如海時,只好跟著一起往外走。
無人處,林如海才忍不住問:“事先怎麼一點風聲都沒有,你知道點啥?”
即便是林如海,這個事情賈璉也不能說真話,趕緊搖頭:“總憲大人可真看的起下官,這事問下官等於問道於盲。”
賈璉面對這眼神,只好用清澈愚蠢的眼神回應,你看,我像事先能知道的人麼?
濃眉大眼的林如海突然收起嚴肅,微微一笑:“自家人,何必那麼客氣?”
賈璉一本正經的回答:“工作的時候稱職務!”
林如海強行壓制打他一頓的心思道:“下班後,去我家見面詳談。”
林如海匆匆去了,其他官員也陸續各歸其位,但今天兩件訊息,引起的轟動卻不是其他事情能蓋住熱度的。
加奉一事,基層小官員歡欣鼓舞,京城大,居之不易。加奉之後,別的不說,家裡老婆孩子的吃穿方面能有提高的空間。
內閣加人的事情,對於底層官員的影響不大,議論歸議論,但也僅僅是議論。現階段,還需要各位官員尚書,說明利害。
很自然的就分成了兩個陣營,一邊是支援增補,一方面是反對增補。
別說什麼皇帝丟一塊骨頭,群臣如同惡狗一樣爭搶的屁話,哪怕知道事情的真相就是如此,皇帝就是在分化群臣,一時半會的大家也沒啥團結的心思了,先爭下內閣大臣的位子再說,先確定了增補人員,再決定怎麼爭搶。
現有的五個內閣大臣不約而同的到了孔照處開小會。其實孔照是很不願意看見這時候發生這個事情的。
但話怎麼說呢?大家都習慣了,有大事情先到這裡開小會。這是首輔權力象徵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