麼做了。此前已經有相關的事情發生,臣以為,即便不整合兩個部門,也要有一個嚴控的流程。比如,內務府不得生產新式火銃,交由工部專門生產,方便管理。”
承輝帝聽懂了賈璉的意思,內務府下屬的各個生產部門,被滲透的像個篩子。很難保證新式火銃的技術不流出。現在加強管理,可謂亡羊補牢尤為晚也。
尤其是承輝帝見識過新式火銃的射程和威力,很清楚一旦大規模流出,神機營的優勢將被大大的弱化。聰明人多了,又不是賈璉一個人認識到新式火銃的威力。
聯絡到最近的佈局,承輝帝心裡也明白了,賈璉為何沒有私下先打招呼,而是直接上奏摺了,就是要給其他人看的。有打草驚蛇的意思,萬一真的有人在上面做文章呢?“嗯,想法是很好,年後吧,年後兵仗局停產新式火銃。對了,兵仗局的武庫存貨多少?”
承輝帝看似有點跳脫的思路,忠順王卻接住了:“臣弟不清楚,這就去好好查查。”
承輝帝滿意的點點頭:“此事很重要,不可懈怠。年前不要搞的動靜太大,正常盤點。”
轉頭承輝帝又對潘季馴道:“工部也一樣,正常盤點,年後再說。”
兩人都應下後,承輝帝留下賈璉,君臣獨對時才問:“賈璉,察覺到什麼了?”
賈璉猶豫了一下,露出苦惱的表情道:“微臣不是很瞭解其中的一些關係,只是覺得氣氛不對,所以才動了借整合武備生產的念頭,看看能不能驚出點人和事。”
承輝帝神態陡然凝重:“仔細說說。”
賈璉先從偶遇無塵,覺得此人來路不正說起,發現此女與甄家管事有來往,再結合東平王稱病回京做壽,最後得出一個猜測:“這些人和事情,萬一真的有聯絡呢?結合陛下的安排,微臣總覺得,事情不遠也。”
承輝帝暗暗思索,三千鐵騎進駐通州大營的事情,放在往年不稀奇,今年卻很難說。
賈璉知道的少,所以判斷的不清楚,承輝帝倒是有自己的判斷。
【東平王等人是不是徹底倒向太上皇不好說,但觀望之心肯定有的。一旦京中有事。藉著去通州調兵勤王,稍稍等一下,看看局面如何再決定下一步,手裡有兵心不慌嘛。這是往好的地方想,如果是往壞的地方想,那便是各方已經聯合起來,要趁著過年前後搞一個大的。這也比較符合預期,畢竟此前諸多事端,無論是太上皇還是忠義親王,都有感受到了步步緊逼的壓力,奮力一搏的可能性也很大。如果是後者,甄家居中聯絡的用處就大了。】
看著承輝帝低頭沉思,賈璉也沒開口影響他的思考和判斷。
終於承輝帝抬頭了,看著賈璉道:“回去以後,外鬆內緊,多加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