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兩件事情別碰
“身前事,身後名!”張廷恩這裡的邏輯形成閉環了!
結論:方白衣求的是一個好的身後名,一旦皇帝在大殿上把家裡那點齷齪事全都抖乾淨了,眾目睽睽之下,身後名想都被想。事情先避免矛盾激化,私下裡在向皇帝妥協。
這應該就是方白衣的算盤!
賈璉沒聽明白這啥意思,什麼身前事,身後名。
這就是認知誤差了!
工業社會尚品時代與農耕社會的認知誤差。
那種只要眼前利益,不計身前身後名的人,古今中外不乏其人,縱觀整個歷史場合,這類人其實是極少數,尤其是在高道德社會的中國古代士大夫階層,這類人更是極少數。
“不出意外,今日方白衣必入宮求見!”張廷恩非常肯定的說話。
這就涉及到賈璉的知識盲區了,所以很謙虛的端坐拱手:“還請先生教我。”
教育一個如此妖孽的學生,張廷恩的成就感溢滿在臉上,面帶微笑,手捻鬍鬚,一副高人姿態的組織語言。賈璉這邊急的,還不能催,只能在心裡怒吼:你倒是說啊!
“陛下仁君也,方白衣進宮請罪,陛下當面饒恕他。方白衣三辭之後歸鄉,餘下的幾位閣臣應該也會主動請辭,陛下不允,放為一方巡撫或總督,以示陛下優待閣老們。唯一要被拿下問罪者,劉壽也!陛下應該判一個流官之罪,如此不必人人自危,平穩過渡。”
這話通俗的理解,皇帝實現了平穩的調整內閣的過程,達成了收權的階段性成果。
從制度結構看,大周的皇帝權利幾乎是無限的,但權利的執行需要人來執行。內閣不能達成皇帝意志的落實,那就調整內閣。現在也不是崇禎年,文臣一家獨大,內閣怎麼調整都無法達到貫徹皇帝意志的目的。
張廷恩的教導還在繼續:“前明崇禎年,皇帝的詔令出不了京城,歸根結底是沒錢。陛下啟動清欠,就是不想重蹈崇禎覆轍。可惜,清欠不過是第一步就被迫叫停,逼著陛下只能先拿內閣開刀,以彰顯皇權之尊崇。”
賈璉從他的話裡聽出了另外一層意思,這不是西山皇家莊園還有個太上皇麼?儘管禪位後的太上皇不管事情,架不住影響力還在啊。清欠的事情才被太上皇叫停的,承輝帝轉手借題發揮對內閣下手。
這事情聯絡起來怎麼說呢?很有一點要迅哥兒說的那種意思,嚷嚷著我要掀翻屋頂了,被勳貴們和太上皇攔著了,那我開個窗,接下來看看太上皇和勳貴們的反應。賈璉可以非常肯定,內閣的事情,應該是沒人攔著了。
甚至有一種可能性,清欠和調整內閣兩件事情是太上皇和皇帝父子聯手的陽謀。先清欠,遭到權貴集團的阻攔後再調整內閣,這樣反對派就少一半了。
想到這裡的賈璉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嘖了一聲:“厲害!”
張廷恩估計也琢磨出味道來了,好心情也被沖淡了三分,輕輕的嘆息道:“確實厲害!”
這事情看似跟賈璉沒關係,實際上關係很大的,勳貴們一筆賬記下了,將來是要清算的。
想必調整內閣才是皇帝的主要目的,兜一個大圈子大概是有棗沒棗打三杆子的意思。萬一清欠的事情能做成呢,不也是一個白來的好處麼?
內閣按照皇帝的意志調整之後,接下來應該就是正常的搞錢了。
按照這皇帝的手段,賈璉突然冒出一個念頭,忍不住問一句:“陛下調整內閣,山長會不會被啟用啊?”張廷恩聽了之後,先是一愣,隨即手抖了一下,給揪下來兩根鬍子。
“李如水理財是把好手!”張廷恩沒直接說是不是,但意思不差。
“使過不使功!”賈璉補充一下論據之後,張廷恩沉吟了良久:“那為師呢?”
這個弟子的地位在張廷恩的心裡,真是越來越高了。這話怎麼講呢?天賦這個東西可是最無奈的,有的人就是在某些領域,有著獨特的天賦。賈璉表現出來的天賦,就是對官場的敏銳,或者說是對於權謀的敏銳。
“學生不過隨口一說,先生太高看學生了。”賈璉這個真不懂,既然不懂,就得承認。
話是這麼說,思路上張廷恩已經有了,內閣調整的話,目前以他的資格肯定是無法入閣的。外放做一任督撫的可能性更大,還有一個可能就是御史中丞了。皇帝不可能短時間全換掉閣臣,張廷恩做一任清流之首,也能做到走出堅實的一步,將來可以入閣。
李清的資格也不夠入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