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 章 042(5 / 6)

管事,劉子嶽就準備出去玩玩,找於子林敘敘舊。

關係是處出來的,都大半年沒見了,也該去拜訪對方,順便跟對方一塊兒去遊山玩水、打獵郊遊。

聽劉子嶽興致勃勃地規劃去連州的行程,冉文清沒有阻止,公子今年才十八歲,還是個少年郎,多出去玩玩

,結交些同好沒有壞處。()

???n?譎?膉??偛????≈ap;ldo;汑偛?幜?g???虎n?衭潠??????罠鱑???Ⅺ?????≈ap;rdo;

?紅葉似火提醒您《流放後我被迫登基了》節_完整章節』()

劉子嶽沒太在意:“白糖這麼貴,遲早的事。”

等糖價降到一定程度,這種事自然而然就消失了,只是希望農民不要大規模跟風種植,因為風險太高了。別說擱這時候,就是在物流、冷鏈運輸極度發達的現代社會,農民種植養殖的風險也非常大。

冉文清道:“但公子肯定猜不到這是誰搞出來的。”

劉子嶽感興趣地抬頭:“這麼說還是我認識的了?我猜猜……莫非是李安和?”

冉文清笑了:“公子真是料事如神,沒錯,就是他,還有羅英才。為了鼓勵農民種植甘蔗,李安和這次還下了血本,找了好幾個村子的族老、村長,又承諾每畝地先給三百文的定錢,只要甘蔗種下去之後就給,後期根據每畝地甘蔗的產量算錢。經屬下打聽,他已經找了好幾個村子種植甘蔗,估計是想下半年搶咱們的買賣。”

劉子嶽聽完就樂了:“這是好事啊,他真弄起來,有人幫咱們吸引火力,咱們也沒那麼引人注目了。”

大景有幾千萬人,還能下南洋開拓更廣大的市場,多個李安和白糖的市場也遠遠沒有飽和。

而且劉子嶽還在思考下半年怎麼拒絕池三爺,這不就來了。回頭市面上都是李安和的白糖,池三爺要找就找他去吧,至於他們兩家有過節什麼的,關他什麼事?白糖他沒多少,不能大量供應。

萬一池三爺拿不到白糖,失了太子這座大靠山?

那不是天大的好事嗎?等太子哪天完蛋了,池三爺估計還要來感謝他,感謝李安和搶了風頭。

不過劉子嶽有點擔心李安和跟羅英才能不能將這個買賣扯起來。他問:“都哪些地方你知道嗎?”

冉文清提筆,粗略地畫了一張圖:“大概就這四個地方,最近的離廣州城二十多里,最遠的六十多里。”

劉子嶽看著分散的村莊,無語了。

是什麼給了李安和這種錯覺,他能行,李安和就能行?

甘蔗這麼沉,現在道路又不好,尤其是鄉下,有些地方的路就那麼一兩米寬,連馬車牛車都過不去,怎麼運輸?全靠人力,效率低不說,這個工錢可不少。

不運輸就地加工?可他種甘蔗的這四個地方這麼分散,有兩處甚至一南一北,相距上百里,加工運輸都是個麻煩事。而且他還要根據甘蔗的產量算錢,這捆綁稱重也是個大問題,還要耽誤時間。

不用計算,劉子嶽就知道李老闆這個人力成本要翻倍,甚至是更多。

不知道這地方是他找的,還是羅英才那個沒吃過苦頭的大少爺找的。

沒經驗,不實地考察,瞭解一下甘蔗的種植、收割和加工,不親自走一走鄉下的路,遲早要栽跟頭。

但劉子嶽也不可能好心地去提醒他們。

他很樂意看到李安和下半年的精力都牽扯到這甘蔗上

() ,到時候肯定很有意思。

而且他估計,不止李安和與羅英才,應該也有其他商人在收購甘蔗或是白糖。今年不算他的莊子,廣州的棉花和甘蔗的種植面積會擴大不少。

所以他對冉文清說:“隨便他們怎麼弄吧,不用理會,咱們該怎麼辦怎麼辦。織坊那邊應該上正規了,等黃思嚴回來應該就有一批貨了,你給龍天祿去封信,咱們下個單,造一艘載重五十萬斤的船,一定要牢固結實,適合出海遠航。”

冉文清記在心裡:“公子只管放心地去玩……不是,去找於大人敘舊,府中有屬下。”

“好,交給你了,有什麼急事派人去連州找我。”劉子嶽拍了拍他的肩。

劉子嶽就悄聲騎著馬,帶了十幾名侍衛,先回興泰,在興泰呆了兩天,然後再去連州。

這時已是陽春三月,百花齊放。

不過南越的春天到得有點早,三月氣溫已經升上來了,堪比北方的初夏,只用穿一件單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