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
“你瞅啥。”
“瞅你咋滴。”
“你再瞅一個試試!”
“試試就試試!咋滴!”
“咋的,我踏馬看你不順眼!”
佛道兩家就這麼吵起來了,原因是郭包肉帶著一眾師兄弟們在外面蛐蛐這群和尚。
這群和尚也是個暴脾氣。
畢竟來京城就是憋著火的,結果還被道士給氣到了。
“呵忒,貧道還看你不順眼呢!不服練練。”郭包肉一口陳年老痰吐了過去。
“南無阿米豆腐!我佛門慈悲為懷,但同樣也有金剛怒目!真當我佛門好欺負是吧!看打!”一個武僧掄起棒子就打了過來。
郭包肉見狀,把拂塵往腰帶上一插。
“怕你不成,諸位師兄師弟,隨我今日伏魔!”
郭包肉直接把身後的大寶劍拔出來了,然而這時候劉三吾奉命趕來,出宮之後策馬而來,身後跟著一大堆錦衣衛。
阻止了佛道相爭。
錦衣衛來為神機營開道,劉三吾則是先奉命來帶節奏的。
“劉師!”諸位心學弟子紛紛見禮。
劉三吾點點頭,翻身下馬,“佛門這是要幹什麼?逼宮嗎?”
“劉師,據他們說,陛下誅戮僧侶,廢去佛門特權,必定是朝中有奸臣作祟,他們要來請陛下收回成命。”
其中一個心學弟子回答道。
劉三吾聽到這話,不經冷笑一聲,“勸諫陛下?我看他們這是兵諫逼宮!身為人臣,豈有聚兵於京師之下者?這就是要造反!”
“造反?而是沒有看到兵啊,劉師。”某弟子不理解。
劉三吾指著那群武僧,“那不就是僧兵?朝廷的決策,若他們覺得不合理,大可具折上京,直接逼宮是為臣之道、為民之道嗎?他們這就是造反,妄圖以武力逼迫陛下就範。”
“劉大人所言甚是,此風不可漲!若是人人都有樣學樣,聚眾逼宮,那麼國將不國,臣將不臣,有違聖人之道。”
“這位兄臺也覺得如此?不知你是哪家學說之弟子?”
“在下不才,儒家弟子爾。”
“儒家……臥槽,算了,念在你剛剛說話還算中聽的份上,就不舉報你了,滾一邊去。”
“當初我們心學看不慣儒家獨尊,欺壓百家,也沒有聚眾逼宮啊,我們都是在宮外跪諫,我心學前輩在朝堂上死諫,方才換來朝廷更改決策,而他們一不跪,二不求,這哪裡有為臣為民的樣子。”
“無非就是欺我大明聖天子年幼而已,否則他們哪敢如此蹬鼻子上臉?”
劉三吾的出現,眾人還是十分禮遇的,劉三吾的話,也是有許多人聽的。
“劉大人,你看看他們這群肥頭大耳,大腹便便的禿驢,哪裡有一點慈悲像?我看就是酒肉吃多了喝多了,不如奏請朝廷把他們都給砍了得了。”
郭包肉收起寶劍,又把拂塵拿手上了,他一臉不屑地看著那些和尚,眼中滿是鄙夷和厭惡。
“你說誰肥頭大耳,你說誰大腹便便?”
佛門的人聽到這話,頓時怒不可遏。他們紛紛站出來,指著郭包肉大聲質問。
這些和尚平日裡養尊處優,被人如此當眾羞辱,自然是無法忍受。
郭包肉冷哼一聲,毫不畏懼的回敬道:“說你們,說你們,說你們這群偽僧!你們要是不吃葷,你們肚子上那一身膘哪來的!”
郭包肉的聲音洪亮而堅定,讓在場的所有人都聽得清清楚楚。
郭包肉的這番話,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瞬間引起了百姓們的共鳴。
大家紛紛點頭稱是,表示對郭包肉的支援,畢竟,京城裡的這些和尚平日裡仗著自己的身份,魚肉鄉里,早已引起了民憤,再加上最近出了這麼些事兒,百姓對和尚更沒好感了,認為佛門都是一丘之貉,如今有人敢於站出來指責他們,自然得到了眾人的擁護。
“是啊,我家好歹一個月還能吃一回肉,你看看我們,臉色蠟黃,骨瘦如柴,你再看看他們,白白胖胖,肥嘟嘟的,這吃什麼素菜能養成這樣?回頭我也吃去。”
“同去,同去,哈哈,我也想知道吃什麼素菜能吃這麼胖。”
“我之前遇到過苦行僧,人家那才是真和尚,跟他們可不一樣。”
“我看吶,這些和尚就跟那群貪官一樣,趴在大明吸我們百姓的血。”
“你還別說,要是佛門吃素能吃成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