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宮這邊的情況,第一時間就被彙報給了朱允熥。
朱允熥沒想到老朱到了這個地步,竟然還能有外援,看來老朱御極這二十五年來,培養的親信死忠不少啊。
朱允熥沒有在意,讓橫刀軍加強警戒,老朱翻不了盤的。
朱允熥順便下旨,今天晚上進來的那個錦衣衛百戶護駕有功,升為千戶。
“殿下也太過分了!憑什麼奪了我們與國同休的特權!”
“憑他是君,憑你是臣!別說奪你的特權,他要你死,你還敢不死?”
“就是,奪就奪了唄,藩王不也沒了世襲罔替?再說了,奪了特權,咱們能封王啊!稱孤道寡,不再是他們朱家人特有了。”
“就是,開平王和中山王都是死後追封,我活著就能封王,那我不是比他們還牛逼?”
“唉,殿下確實太不講情面了,咱們好歹有個從龍之功,他上位之後就削咱們的特權,真讓人寒心。”
“你這覺悟,你這個伯爵也就到頭了。”
“就是,你敢不交,你信不信明天一大早,錦衣衛就拿著你違法犯罪的證據,把你全家下入詔獄?”
“兵權裡面出政權,殿下有兵權、有大義,還算死了我們沒退路,天時地利人和都在他身上,我們不交能怎麼辦?與其在這發牢騷,不如想想怎麼立功,爭取早日封王吧。”
“封王就封王唄,說什麼封王吧,整得好像封的是王八似的。”
“槽!老子本來很鬱悶,你一句話把我整笑了。”
出了宮之後,一眾淮西集團的人才開始發起了牢騷,取消與國同休的特權,讓你自己答應取消是體面,別不識好歹,鬧得雙方臉上都不好看。
宋忠離開皇宮之後,將衣帶詔藏好。
這可不是藏在衣帶裡面帶出來的衣帶詔,這是朱元璋直接寫在自己衣帶上面的衣帶詔。
暫時風頭緊,不能去見藩王。
得等過兩天,乾清宮的事情風頭過去之後再說。
猥瑣一點,苟一點,活得長。
“這侄子到底姓不姓朱!竟然削我們的世襲罔替,還什麼聖人說君子之澤,五世而斬,他特媽焚書坑儒的時候,怎麼不想想聖人呢!”
“槽!削了世襲罔替也就罷了,還削了我們的兵權!下一次再跟他吃飯,是不是就要把我們廢為庶人了!”
“有可能,曹國公李景隆勸進,搞不好過段日子咱們就能接到參加新帝登基的詔書了。”
“父皇還沒死呢!他就那麼迫不及待的想要那個位置了嗎?大哥怎麼生了這麼個孽障!”
“造孽啊!真他娘造孽啊!來宮裡吃頓飯,把自己的世襲罔替吃沒了,還把兵權吃沒了。”
一眾藩王也開始吐槽朱允熥了,但人為刀俎,我為魚肉,能咋辦呢?
……
幾天之後的早朝。
“殿下,東瀛使臣已經到京,安排在鴻臚寺休息了,他們表示想為他們的天皇陛下求娶一位公主,和大明結姻親之好,也讓海疆太平。”
新任禮部尚書站出來說道。
“結親?結親換我海疆太平,沿海百姓不受戰亂之苦,好像確實還行。”
“嗯,反正咱大明又不是沒有公主,而且是嫁給他們的國王,也不算辱沒咱天朝上國公主的身份。”
“張大人所言甚是。”
“大家和和氣氣,你好我好大家好,豈不美哉?哈哈。”
“沒錯,打打殺殺沒必要,和和氣氣多好。”
文官集團那邊有不少人表示贊同,完全沒注意到朱允熥的臉色已經黑如鍋底了。
“來人!把這幾個喪權辱國的傢伙,給孤拉出去,杖斃!”朱允熥將面前的茶杯摔了下去。
茶水濺到了馮勝的臉上,燙的馮勝倒吸一口涼氣。
殿下啊,你看著點砸啊,這茶水很燙的啊。
外面頓時進來了幾個金瓜武士,把剛剛那幾個說話的傢伙直接扣了起來。
“殿下!殿下!臣幹什麼了啊,您要杖斃了臣?”被拖出來的那一刻,這個大臣連忙驚恐問道。
“現在是大明!不是大宋!什麼叫結親?那不就是和親嗎?以和親換和平?我大明將士死絕了嗎?和平要靠一個女人?”朱允熥站起來一句句質問嚇得這個官員不敢答話。
“殿下,殿下,臣知罪,還請殿下給臣一個機會啊,臣知罪啊殿下。”有官員趕忙求饒。
朱允熥袖袍一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