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等死的前提下,都能蔭及五代子孫,保家族上百年富貴,更何況自己還能稱孤道寡。
這也是為什麼宋國公和信國公他們不反對的原因,自己未來稱孤道寡,再保子孫五代富貴,已經足矣了。
想想,按每一代人能活到五十歲,五代子孫,這榮耀也傳承了二百五十年了,再算上自己這一代。
封王之後,自己的戰功,庇護自己及子孫近三百年吃喝不愁,還有什麼不知足的?更何況,他們都不想做混吃等死之輩。
若是能封王,就說明他們還可以繼續征戰沙場,繼續立功,不需要擔心飛鳥盡良弓藏,兔死狗烹之災。
一群打天下的人,臨了又怎麼願意自己爵位到頭,晚年擔驚受怕?所以啊,才選擇交出了與國同休的權利。”
常升雖然莽,但不代表他看不透這裡面的局勢,自己的戰功,庇護後人近三百年富貴,該知足了。
而且他們也不希望自己的後人混吃等死,辱沒了他們的英名。
再說了,自己有上升空間,不到封無可封的地步,就不用太擔心被猜忌,落得個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下場。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自己稱孤道寡,族譜從我名字開始寫,不過分吧?
還不會在朱允熥這裡留下壞印象。
既保全子孫幾百年富貴,自己又有稱孤道寡之尊榮,還不至於把朱允熥逼到對立面,讓朱允熥和淮西離心離德,何樂而不為?
畢竟一旦朱允熥和淮西站在了對立面,淮西就只能被清算!這代人如果被清算了,還說什麼子孫萬代?
最是無情帝王家,能爬到高位的臣子,都不是傻子。
看不清局勢的傻子,也爬不到高位。
:()大明:開局撞柱,嚇壞滿朝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