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麼主動稱臣納貢,要麼成為大明的一部分。
道理聽不懂,那大明就跟你講講真理。
朱允熥在金陵,過完了最後一個新年。
承乾十三年四月,一封八百里加急從北方傳來。
“八百里加急,帝都建成,帝都建成了!”
當訊息傳到金陵,朱允熥不經感慨,即便是不計代價的動用人力物力財力,還從國外調來民夫和材料,這座恢宏的紫禁城都用了七年半的時間才竣工。
朱允熥當即下旨,遷都北平,改北平為北京,定為帝都,金陵這邊降為陪都,建制保留。
“陛下遷都北方,太祖高皇帝、興宗皇帝之陵寢,是否也要遷往北方?”
朱允熥下旨遷都,馬上就有大臣上書,而且還不少。
畢竟自古以孝治天下,朱允熥總不能把老朱和他爹留在南方吧。
王純卅帶著奏摺來見朱允熥,說明了情況。
朱允熥聽後,想都沒想就拒絕給他們一塊兒帶去北方的想法。
“傳聞太祖高皇帝不是曾說死生不與朕相見嗎?朕向來仁孝,必當遵從他的遺願,以後北方太廟也不供奉他的牌位。
至於朕的爹嘛,他能默許呂氏苛責朕,估計他心裡也很不待見朕吧,所以朕就不把他帶去北方了。
免得朕百年之後他要怪朕,說朕動他的陵寢,少幹少錯,不敢不錯,鐘山帝陵都不動,留他們在南方吧。”
聽到這話,王純卅說道,“陛下,這麼做的話,太祖高皇帝和興宗皇帝會不會太孤單了?怕群臣有異議啊。”
朱允熥擺擺手,“誰有異議,就讓他舉族遷往鐘山帝陵邊上住著,此後世世代代陪伴太祖高皇帝和興宗皇帝就是了,朕對此表示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