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聽到這個訊息之後,差一點就忍不住笑出聲音來了。
朱允熥不由得心裡暗自竊喜,哈哈哈哈,這可真是上天在幫助朕呀,簡直就是天助我也!天助我也啊!
想到此處,朱允熥不禁輕輕地咳嗽了兩聲,努力地壓制住自己嘴角快要抑制不住的笑意。
然後,他一臉嚴肅地對著前來向他報喜的那位太監吩咐道,“朕已經知曉此事了,你先退下吧,記得去通知相關人員做好準備工作,待朕退朝之後,將帶領著諸位大臣一同前去檢閱。”
“遵旨。”太監恭敬的應了一聲,隨後便迅速轉身離開了奉天殿。
朱允熥清了清嗓子,目光緩緩掃過下方站立著的眾多官員,開口說道。
“眾愛卿們,咱們接著剛才的話題繼續往下談,下面要說的便是關於書籍換代這件事,依朕看來,此舉甚為必要。
只是如今這一代之人所學的知識已然基本定型,想要做出大規模的改動恐怕不太容易,也容易引起反彈。
因此呢,全新的書籍就從下一代開始推行學習吧,這幾年開始陸續淘汰舊書籍,知道這一代學子長成。
那麼問題來了,在座的諸位當中,滿朝文武可有哪位願意主動站出來承擔編撰這些書籍的重任?
所編撰的書籍其內容應當博採百家之長,去除其中的糟粕部分,涵蓋文學、政治以及軍事等多個方面的學問。
如此一來,方能確保我華夏的兒郎們個個都能夠做到文能揮筆平定天下之亂,武能策馬縱橫沙場、安定四方乾坤。”
朱允熥十分和氣的看向眾人。
只不過,朱允熥自以為和氣的笑容在百官看來,那就是明晃晃的威脅。
不自薦我可就點名了。
“陛下,臣黃捫機可以負責編撰。”黃捫機當即站了出來。
這可是名垂青史的機會啊,這些官員咋了,咋都不要呢?
百官:名垂青史?你在百姓心裡是名垂青史,可是你有本事後代別進入上層社會,否則你的後代也照樣得被孤立!修書立傳是名垂青史的好事,但是改版教學書籍可不是。
朱允熥微微點頭,“好,朕封你為教學書籍總編纂,自行招募人員,官同從四品,新書編撰好之後,交給朕審閱再議。”
“臣遵旨,謝陛下隆恩。”黃捫機拱手一拜。
以後世人讀的書,自己的名字就在第一頁,嘖嘖嘖,流芳百世啊。
武將集團那邊頓覺有些可惜,嘖嘖。
這貌似是沒有可以封爵的工作了,這已經分完了啊。
手慢了,手慢了啊!
朱允熥面色凝重地緊接著說起了正事兒,“諸位愛卿,昨日朕接到前方傳來的緊急戰報,那北元偽帝竟然逃竄至天竺之地,且不知用何手段從天竺借來了大批兵馬,妄圖藉此東山再起,復辟其國,現今他們已然重整旗鼓,再度糾集兵力,陳兵於廣袤無垠的草原之上,對我大明邊境構成嚴重威脅,在此危急時刻,哪位愛卿願意挺身而出,領軍出征,平定這場叛亂,徹底蕩平天竺之敵?”
朝堂之上一片寂靜,眾大臣皆低頭沉思,不敢輕易出言,就在此時,常茂率先站了出來。
常茂沒有莽,而是認真行了個禮,大聲說道,“陛下,微臣願舉薦梁國公藍玉!想當除,梁國公威震蒙古,兩度封狼居胥,雖此前有所過錯,但如今江山正值危難之際,正是需要能征善戰之士的時候,若能給他一個將功贖罪的機會,定能不負聖望,戴罪立功!”
常茂話音剛落,常升便緊跟其後,同樣抱拳行禮,附和道,“陛下,臣亦附議!梁國公乃當世猛將,若能讓其重歸戰場,必能一舉擊潰敵軍,揚我國威!”
見此情形,常森也毫不遲疑地站出列來,拱手說道,“陛下,臣也附議!還請陛下念及梁國公昔日之功,網開一面,令其戴罪立功,以贖前愆。”
這時,興國公耿炳文也緩緩走出佇列,向著朱允熥躬身一禮,“陛下,梁國公藍玉被關押至今,想必早已深刻反省,深知自己所犯之錯。懇請陛下大開仁慈之門,賜予他這次戴罪立功之機,如此一來,相信可解當前邊患之急。”
耿炳文意識到這是個修復淮西與朱允熥關係的時候,先前朱允熥一怒之下幾乎是血洗淮西。
現在說不定能緩和一下。
朱允熥呵呵一笑,“朕倒是不知道,沒有梁國公,邊患之急就解不了了。”
“臣沒有那個意思。”耿炳文趕忙解釋。
朱允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