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有錢點了點頭,“好名字。”
郝有錢框框記上,必須八百里加急發回京城去。
朱允熥看向眾人,“眾愛卿,繼續剛剛的話吧,有何建議?”
“殿下,臣以為,要不開一個收容所吧,專門收納百姓。”這時候,有大臣提議道。
朱允熥眼睛一亮,“收容所?詳細說說。”
“是,據臣所知,不僅僅是孩童,還有老人,也有不少孤苦一人,幾個收容所,把老人孩童聚在一起,如此一來,老有所依,幼有所養,這些老人們可以在收容所種種地,自給自足,還能養點雞鴨鵝,賣點錢,而且陛下要開義務教育,這些孩子們以後還可以讀書,報效朝廷,再不濟,等他們長大,做做苦力,也算是為朝廷做貢獻了。”
這個臣子回答道。
朱允熥又問,“可是這得花多少錢,你知道嗎?”
“陛下,其實不用花什麼錢的,至於收容所,陛下您不是在到處抄家嘛,選一兩處宅院出來也就是了。
然後由縣衙聘請一位大夫和一位醫女常駐孤兒所,一個月俸祿也花不了幾兩銀子,無非就是些藥材錢。
而且有一些家庭,因某些原因無子無女,或丈夫戰死沙場,或無錢娶妻,或身體不行等等原因。
那就可以讓他們到收容所領養孩子,去府衙登記,正式認為義女,組建家庭,只要付一筆錢即可。
若是軍人家庭,可免費認領,如此一來,朝廷投入其實並不大,但能實現老有所終,幼有所依,壯有所用。
若再有一些殘疾之人進來一起榮養,那麼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此乃陛下之千古盛名也,必永載史冊。”
這個臣子巴拉巴拉的出著主意。
朱允熥眼睛一亮,“妙,妙不可言!你叫什麼名字?官拜何職?”
“回陛下,臣賤名宋仁投,一個縣丞而已。”宋仁投回答道。
朱允熥點點頭,“你跟朕回京供職吧。”
“臣謝陛下隆恩,必鞠躬盡瘁,以報陛下知遇之恩。”宋仁投沒想到還有這好事兒。
朱允熥當即下旨,“大伴,擬旨,著各縣興建一個善民堂!凡無子無女之孤寡老人,不論鰥寡孤獨廢疾者皆可入其中。
凡無父無母,嫡系三代無親人之孤兒,不論年幼,皆可入其中,凡退役士兵,且無人贍養者,皆可入其中。
專門劃出一塊荒地,縣衙提供農具,供他們自給自足,不必交稅!其一切開銷,由縣衙承擔墊付,報戶部批款。
凡有想收養子女者,可去縣衙登記,公告鄉里,認為義女,至於銀子,就看他們自覺給吧,盡力而為即可。
若軍人家庭想要收養子女,分文不取,善民堂中自給自足,若有好吃懶做者,一律趕出,不得再入。
若有人借收養之名行販賣之事,一經查實,主犯凌遲處死,從犯腰斬,滿門流放,遇赦不赦。
若官府借善民堂之名向朝廷虛報以斂財,有關官員革職查辦,罪加一等問罪,子孫三代不許可考,本人永不敘用。
朕既然要建盛世,那就要讓天下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老有所養,壯有所用,幼有所依,著即付諸實施!”
朱允熥的這一道旨意一下,眾人紛紛再度跪地高呼。
“陛下德昭日月,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眾人俯首在地。
沒想到朱允熥真有這氣魄,真敢幹啊。
“起來吧,並著藏於各地的便衣錦衣衛,每月向北鎮撫司彙報一次善民堂的情況,若有司衙門欺壓良善,胡作非為,可先斬後奏,盡最大程度保證善民堂之民眾的權益。”
朱允熥虛扶了一把。
“謝陛下。”眾人謝恩起身。
“朕要讓參軍者知道,你若許身朝廷,你的父母子女,朝廷榮養,再無後顧之憂,若無子嗣,朝廷擇一子過繼於名下,傳承香火!凡退役士兵,也不用擔心無處可去,既為國而受傷,那麼退役之後,朝廷也榮養!身後事朝廷操辦,不至於餓死街頭無人問!此事著大明日報刊登,廣傳天下,善民堂儘快落實,朕不希望再看到街道上還有乞丐在祈禱,也不希望再看到路有凍死骨,更不想再看到功臣之後流血又流淚!”
朱允熥吩咐道。
郝有錢應下,“陛下放下,奴婢馬上加急傳信回京,著有司急發急辦。”
朱允熥嗯了一聲,“遼東這邊,礦產豐富,而且山中人參靈芝之類的不少,但是朕要勸告一句,不要過度開發!否則必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