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楚我發這麼一張照片是什麼意思,我也就胡編了各種理由回覆了他們。
當然,也有些不那麼好解釋的。
信子看見了我的訊息之後,第一句回覆就是“反社會人格”。
我當場就懵了,打了個“?”。
然後信子就說,“雖然有點不禮貌,但如果這是你喜歡的物件的話我建議你再考慮考慮”。
我更懵了,又打了個“?”
然後信子就和我解釋了一些關於如何辨別反社會人格的冷知識。重點就是寧殺錯不放過,對方不是個好人讓我離他遠點。
我沉默了。
重新點開了網友先生的照片。
拋開事實不談,我完全不覺得這麼一個把溫柔無辜寫在臉上的看板郎級別的長相和反社會人格有什麼關係。
根本就沒關係吧!
但事實上對方還真不是什麼好人,所以我也只能感嘆信子的專業水準了。
於是我告訴信子我相信了他的話,如非必要我會減少和他聯絡的。
信子這才放心下來,讓我交朋友的時候多注意一下,順帶關心了我拉丁語的學習進度。
——在翻譯了在翻譯了。
我想到我緩慢的進度,一陣心虛,想要敷衍過去,卻突然想到信子是了不起的大學生的,她連拉丁語都知道,我先前遇見的問題完全可以去問她。
於是我從口袋裡取出書頁的拓本,開啟手機放大鏡頭後調整角度,拍了兩個單詞發了過去。
拓本是前兩天借了警局的儀器弄的,書頁上的字跡翻譯到一半的時候就突然斷掉了,後面根本沒有單詞,只有不連貫的墨跡。寫這個故事的人顯然很愛弄花活,研究了半天后,我才意識到了後面是怎麼回事。
故事的寫作者顯然是用鉛筆起稿的,寫完後再用線筆描上一部分,最後擦除原來的鉛筆稿,才會留下這些不連貫的墨痕——而警局恰好有監測碳痕的裝置。
可不知道為什麼,後面的內容我都快把字典翻爛了都沒翻譯出來,都快懷疑這是不是拉丁語了。
—— “翻譯上出了些問題,後面怎麼也翻不動。”
我回答道。
——“這好像不是拉丁文。”
信子找出了問題的關鍵所在。
嗯,我的想法被證實了。
信子告訴我,拉丁語系的語言文字長得都差不多,她只是在選修古代文獻的時候拓展了一下拉丁語,也不是每種都認識,不知道是哪國語言、不通詞意她也沒轍。不過可以幫我去問問蒼。
哇,太感謝了!
我立馬向信子表達了我的謝意。
——“只是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而已,而且說不定還幫不上忙呢,不用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