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道。
既然他在這裡,這種理應如此的正確還是算了吧。
科普一下:
日本那邊對殺人罪的判刑很低,初犯且只殺一人可能判個四五年就出來了,再加上些積極改造爭取的減刑,更短也不是沒可能。
日本那邊的死刑需要首相簽字,但為了形象啥的幾乎是不籤的。所以雖然日本有死刑,但約等於沒有。
結合這兩點,就會出現一種比較荒謬的情況。
就是會談室裡的官員先生如果由著瑛太小姐把自己的黑幕曝光可能會身敗名裂失去所有。
但殺掉一個同僚卻可能啥事沒有,最慘也就是在監獄裡住四五年,再結合殺人是被逼迫的,在法律上還能進一步減刑,錢權人脈都在,說不定住不了一年就能出來。請個高階律師說不定弄個無罪釋放都成。
而那些官員先生之所以那麼憎惡織田作,就是因為織田作不允許他們殺掉同僚為自己脫罪。
突變
滅燈的前一秒,織田作之助看見了井上先生詫異的神色。
“為什麼這麼說。”燈光熄滅後,井上先生的聲音傳來。
“因為我是武裝偵探社的正式調查員。”織田作之助解釋道,即使在黑暗環境、分神說話的情況下也能將其他官員先生制服,不讓他們整出任何么蛾子,“武裝偵探社有自己的理念,並不能縱容這種因為一己私慾而滋生的惡。”
“基本的職業素養還是要有的吧。先生,我以你的僱主。而且說到底,我們所做的一切也都是我們遵循規則的一部分,你並沒有置咄的權利。”
織田作之助默了默,過了一會兒才開口說話。
“對於與偵探社理念意見相左的僱主,偵探社成員應該同他積極交涉,提出終止委託的建議——我們會社有這樣的規定。”織田作之助認真提議道。
“不能按照你們的意思來就終止委託嗎?武裝偵探社可真夠霸道的。”黑暗的環境下,織田作之助看不見井上先生的表情,單憑聲音很難判斷出他是否有生氣。
“等離開這裡之後,我們的事務員會妥善處理好退款事宜。”不知道井上先生是什麼個態度,織田作之助只能套模板來回答了。
“你叫什麼名字?”井上先生突然問道。
“織田作之助。”織田作之助老實的回答道。
“那麼織田先生,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