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二合一)(2 / 4)

當人,應當應分。

王遠明跟林舒月說了許多愛心孤兒院跟愛心敬老院的事情,即將下班時才意猶未盡的閉嘴。

林舒月可算明白為什麼王遠明平時看著不聲不響,但依然當了幾十年的記者了。這話匣子一開啟,真是關不住。

中午林舒月乾脆在食堂吃,今天的菜系不錯,是西南那邊的特色,魔芋豆腐炒肉絲。

肉絲是肥瘦相間的,肥肉軟軟的,並不肥,魔芋豆腐絲裡放了薑絲跟蒜苗青椒絲,十分的下飯。

這是林舒月在公司食堂內最喜歡的一道菜了。

吃完飯,兩人一起去對面的西江公寓午休,午休完,李明芳回去上班,林舒月則開著車朝愛心孤兒院跟愛心敬老院去。

這兩所愛心機構,就坐落在平湖區,但跟報社還是有點距離,林舒月開車二十多分鐘了才到。

這兩個愛心機構已經蓋了很多年了,白色的牆上的字跟彩繪都有不同程度上的掉落,愛心敬老院跟愛心孤兒院比鄰而居,敬老院要在更裡面一些。

林舒月將車停在孤兒院對面的空地上,抬腳往孤兒院去。

孤兒院的大鐵門是鎖著的,林舒月摁響了門外的門鈴,很快,門上被開啟了一個縫,一個頭髮梳得一絲不苟的女人警惕的問:“請問你是?”

林舒月將自己的記者證遞上去:“你好,我是鵬城都市報的記者,這是我的工作證。”

女人拿著林舒月的

工作證看了好一會兒,才給林舒月開邊上的小門。

這個時候正是下午,林舒月一抬頭,便不上學的小朋友們正在院內的操場上玩耍,幾個年紀大一些的老師在邊上看著。

給林舒月開門的女人這個時候也終於露出了笑容來:“不好意思啊林記者,最近來院內採訪的人比較多,有一些人沒有證的。”

自從前年隔壁敬老院開始收自費老人開始,來愛心孤兒院內採訪的人就變了,變得龍蛇混雜了。

像是怕林舒月不信,她繼續道:“前些天來了一個記者,叫龐輝,是什麼鵬城娛樂報的,他來孤兒院,第一句話就是讓我們配合他拍攝,說給我們錢。我們沒同意,第二天他就在報紙上面發了抹黑我們的話。”

“我們院長說了,現在除了幾個形象正派的報紙外,都不讓記者來拍了。”而鵬城都市報,就在院長給的那幾個‘白名單’當中。

林舒月聽到龐輝的名字,眉頭就皺了起來:“原來是這樣,不過這個叫龐輝的記者,已經被鵬城娛樂報給開除了。”

給林舒月開門的女人對這個事情並不關心:“這我們就不知道了。”

她陪著林舒月轉著,同時跟她介紹起了現在的孤兒院的情況。

“現在整個院內,總共有三十五個孩子,其中兩個今年就高三,明年九月就高考。有三名是在讀初中的,十五個讀小學的,五個讀幼兒園的,剩下的十個,都是三個月到三歲的孩子。”

她們的步伐停留在了操場,操場的樹蔭下面鋪著涼蓆,邊上開著風扇,十個小朋友在涼蓆上躺著坐著,大一些的就在涼蓆周圍跑。有一個孩子拉了,邊上看著她們的老師便麻利的給收拾。

剛剛隔得遠了,林舒月沒有看清,現在離得近了,她才發現這些小孩子各個身體都不健康。

“李老師,他們都有殘疾嗎?”林舒月輕聲問。

剛剛女人已經跟林舒月做了自我介紹,她叫李金枝,已經在愛心孤兒院工作了十年了。

李老師點頭:“是啊。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只要身體有殘疾的孩子,都送到了我們這裡來。我們現在每天開啟孤兒院的門,都怕門口有一個帶著殘疾的孩子。”

李老師說起這個,愁眉苦臉:“不是說不願意接收那些孩子,能救一個孩子,也是我們孤兒院的功德,只是有些孩子,身上的病太重太重了。”

“也許有些話說出來你們都不會相信,死在孤兒院的孩子,比救活的孩子要多得多了。”看著一個一個孩子飽受病痛折磨,最後痛苦離世的感覺李老師她們沒年都要體會好幾次,她們實在是害怕了。

這個事情,林舒月已經聽過王遠明說了,她寬慰了李老師幾句,李老師已經很能想開了,她說:“我們現在的心理就是很矛盾,我們希望他們來,又不希望他們來。”

現在家家戶戶都不富裕,一個孩子生病,便能拖垮一家人。但凡家裡有能力的,都不會把孩子送到孤兒院來,能把重病的孩子送過來的都是實在是沒有辦法的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