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戮過重?坐不得龍椅?報應?他殺的是誰?沒有他的殺戮,何來大燕的安寧?他坐不得龍椅誰坐得?是身無寸功的老五嗎?如今大燕的疆土有大半是晉王打下來的,他坐不得龍椅,別人好意思坐嗎?報應?什麼報應?真有報應,那該報應的也是別人!”
“大燕江山是簫家祖宗打下來的!疆土是大燕將士用鮮血擴出去的,不是他一個人的功勞!作為大將軍,金錢、美女都沒少他的,他還想怎麼樣?
無論如何,哀家絕不允許大燕的江山落在一個屠夫手裡!皇上必須立五皇子為太子!他才是大燕未來得仁君!大燕的江山必須交在他手裡,否則哀家死不瞑目!”
“為什麼?”
皇上看著幾近瘋狂的偏癱太后,心裡竟湧起陣陣厭惡!太不應該了!她是自己的親孃呀!做兒子的怎能厭惡自己的母親?!
“母后太激動了,先好好養著吧!”
“不行!你是我的親兒子,逼死哀家就是大逆不道!
哀家已經沒幾年好活了,這是哀家最後的心願,你必須遵循!
不是哀家偏心,而是幾個皇子中,就只有小五品行端正有孝心,是天定的天子人選!”
“天定的天子人選?母后從哪裡看岀來的?朕倒也想盡一盡這孝道,順了母后的心意,把這大燕江山交給小五,好歹他也是朕的親兒子,只是朕不想讓他丟了性命!更不想讓整個大燕生靈塗炭!”
“所以皇上應該趁他羽翼未豐之前將他賜死!他生母是外族女,媳婦也是外族女,養不熟的,有二心是遲早的事情!”
“哼!哼哈!哼哼!朕真是服了太后!怕是先皇在世也未必有這樣的干政本領!”
“好!好得很!皇上不立小五為太子是吧?那就等著哀家明早撞死在大殿!哀家倒要看看天下人怎麼說?”
眼見皇上拂袖而去,丁太后也急了,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為了親孫兒小五,不豁出老命怕是不行了!
皇上從慈寧宮出來,滿心的歡喜都被憤怒所代替,為了防止太后做出過激行為,只能讓人暫時封了慈寧宮,但這並非長久之計。
做皇上的人,說沒點戒心是不可能的,丁太后對於立儲的事已經接近瘋狂,這事想不引起皇上的懷疑都難,老太太無法出慈寧宮,也見不到皇上,便開始鬧絕食,讓宮裡的宮人們日夜哀嚎等等的各種作妖,皇上只能先讓靜妃去安撫太后,說是得先佈置一番,至少得為平王培養一批忠臣,穩住太后之後再派出幾路人馬進行調查。
皇上對岑家父子是十分信任的,這事當然也少不了岑謹言的參與,他在江陵時和晉王夫妻接觸比起多,聽得最多的就是戈小小說的“我懷疑她根本就不是你親祖母”,這話在當時沒引起多少注意,但現在想來就很有問題了,太后不喜歡晉王是因為皇貴妃的外族血統,那寧王、定王、安王呢?她都不喜歡!公主們也是一樣,不喜歡長公主,可以說因為她長得醜,行為放蕩乖張,可其他公主呢?仔細想想,所有的皇子皇女,除了五皇子,太后好像都不喜歡。
“母親比皇舅舅大五歲,對皇上當年出生時的事情可有印象,或者說那幾年皇室和京城中可有什麼大事發生?”
“當年?祝嬤嬤應該更清楚,她當年已經十二歲了,聽說丁淑妃生了皇子,我母后也十分高興,親自張羅了滿月宴。
本宮記得很清楚,皇上瘦巴巴的一小團,不過只抱出來晃了一下就抱走了,眾嬪妃都覺得無趣,但因為是父皇的第一個皇子,沒人敢說什麼,父皇和母后都護得緊。
後來聽說丁淑妃做了夢,須帶著皇長子去廟裡祈福三個月,如今想來應該是怕其他嬪妃生事,故意躲出去養著,果然,三個月回來之後再見皇弟,他長大了許多。
等等,讓本宮想想,他還是被裹在襁袍裡,不怎麼讓人見,祝嬤嬤帶著本宮去了多次都沒見到,要麼是他生病,要麼是他在睡覺,在宮裡待了不久就又去了廟裡,但是兩歲以後就不常去廟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