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王自曝家醜終於贏得了南夷大皇子越王的信任,兩個人很快達成共識,由定王前面帶路,直撲陵州,先把陵州的鋁礦佔了,還有戈氏的莊子,上萬畝的土地都種上麥子,還別說,真讓那妖女又堵對了,聽說麥苗長得綠油油的,如今看來,那麥子即使長不到明年春天積籽抽穗也不虧,可以供牛馬食用,上好的草料!
等把陵州佔了,本來想順手就佔了戈氏的鹽場,但想到那毒鹽的毒只有她的人會解,這就麻煩大了,那兩口子手下的人都挺死忠的,萬一他們抵死不從就不好辦了,再說最好先別驚動晉王那殺神,悄咪咪佔了陵州、江陵、江南,把晉王和皇上父子倆分割開,等父子倆反應過來,大燕最富饒的地方已經被佔了,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可以把晉王逼死在西北那窮地方!
時間緊迫,倆人說幹就幹,當天晚上南夷大軍就進了鹽城,百姓和地方方官還不知道朝廷發生的事情,一切當然都聽定王的,至於邊關守軍,定王沒有十足的把握能指揮他們,但找個藉口把他們撤往兩邊還是可以的,相當於撕開一個口子把南夷大軍放進來,等陵州等地被佔領之後,第一件事就是切斷邊關守軍的訊息和糧草,到時候他們不想聽定王的已為時過晚!
南夷大軍第一天進入大燕很順利,風平浪靜的就把原定王的封地佔了,夷東夷西這一片雖說多是三不管地帶,但實際上一直被晉王佔著,死了多少人也沒能奪得半分,現在好了,不費吹灰之力就到手!
定王和南夷大皇子不敢多停留,必須要抓緊時間搶佔陵州。
“陵州的府官叫蘇志勇,他爹是皇上的忠實走狗,而他又是晉王的忠實走狗,若非他父子二人及時出手,寧王在小土城就可以要了晉王的命,當然也就不會有今天這麼多事。
蘇志勇其人武功倒不算好,但其頭腦和文采都很好,因此本王帶的人不能太多,免得引起他的懷疑。”
“說得對,既是誘騙之策,所帶人員當然不能太多,加之你只是順道來辦點事,隨行人員太多了不好,帶五十人足已!”
“不,五十人多了,二十人,多了會引起他的警覺”。
“二十人會不會太少了?畢竟是州府,加之又是鹽又鋁礦的在這,城中力量不會少”。
“礦區又不在城中,你們帶領大軍先於周邊隱藏,待本王先去把蘇志勇殺了,大軍再長驅直進把城佔了!”
“大軍要隱藏不易,這樣吧!定王先帶二十人進城,魯將軍帶一百人慢兩刻鐘跟上,本王帶三千五百人隨後跟上,二皇子恭王帶大軍押陣”。
定王帶著二十名好手進城很順利,守城的軍士果然不知道京城發生的事情,點頭哈腰就把定王迎到府衙。
定王的藉口找得很好,晉王妃把整個鹽道都給霸佔了,他的封地又是邊關要地,主要職責是守邊衛國,種植只是捎帶上的事情,一句話就是他的封地上都是些等著吃飯的人,原來還有陵州拉一把,日子雖然艱難,但也不是不能過,不像現在,陵州徹底不管那邊的事,唯一的來錢之路又被晉王妃堵死,這不是要人命是什麼?
守城的小兵直言,他們就是老陵州人,自然知道原來的鹽來自哪裡,鹽城就是陵州的錢袋子,現在晉王妃封地運來的鹽,又好又便宜,確實是堵了鹽城的財路。
“定王殿下莫怪,小人們的日子確實是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現在的陵州人,吃飽穿暖不是什麼難事,真的,只要不是那種只吃不幹活的人,吃飽飯那是輕鬆容易的事。”
守城小兵現在不用收入城費,只需核實一下進城人的身份,輕閒得很,加之定王殿下這麼平易近人,不多說幾句過不去,這可是王爺殿下,能與自己這個守城門小兵說這麼多話,多大的福份呀!
“哼!過去陵州靠鹽城拉扯一把,現在陵州卻不管鹽城人的死活,本王這是上門來化緣的”。
“呵呵!定王殿下真會說笑,陵州也是大燕的天下,拉扯鹽城一把也是應該的,蘇大人又是個好說話的,定王殿下一聲令下,豈有不從之理?殿下那邊不是還有守邊的將士們要吃要喝的嗎?陵州出些錢糧是應當應分的”。
得!進城計劃順利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