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郡主姐弟倆到達涼州的時候,晉王爺夫妻倆並不在城裡,說是有事外出了。
“你確定這就是涼州城?”
永康郡主很懷疑,這地方哪有什麼荒涼可言!寬闊平坦的街道,整齊漂亮的房屋,對了,唯一能與荒涼掛勾的就是城外的地,的確還是大片大片的荒草,樹少莊稼地少。
“真的就是涼州城,不過咱們現在看到的是外城,剛建起來的,老城可不是這模樣”。
“哎喲!哥這話可說錯了,老城也變了,剛修好的,人都撤到真正的新城那邊去了,那邊才是王爺為王妃建的新城,靠北呢!”
路邊栽樹的人搭腔道,他是老涼州人,過去涼州城的人過的是什麼日子?不想提啊!不是自己說大話嚇唬人,就算那皇甫家的人,也不見得人人都能吃上大白米飯和白麵做的大白饅頭,可現在自己家就能天天吃上白麵饅頭和白米粥!
那些當兵打仗的,吃的更不用說,飢一頓飽一頓的,撈到什麼吃什麼,仗著自己年輕有股子勁兒,餓死倒也不至於,但其他的普通百姓,就和他們養的羊一樣,春夏季節也不見得能吃飽喝足,到了冬季是肯定要餓死凍死一部份的。
這意思並不是說當兵的就有多好,能保住小命,恰恰相反,打仗喪命傷殘缺胳膊少腿是常態,居無定所,窩棚地坑的也不是隨時能住上,背井離鄉來到這邊關,那可是真正的風餐露宿,病死凍死也是經常發生的事情。
涼州涼州,荒涼之州,除了枯草就是黃沙,除了黃甫等極少數的幾家之外,沒有餓死凍死的人才叫奇怪!
這裡是晉王的封地,但說話管用的是皇甫大人幾兄弟,晉王好像天生就是為邊關打仗而生的,怕是連他自己也不知道這裡是他的封地,百姓們聽說的晉王只是戰神!他和他的屬下保證的是他國之人莫來搶劫殺人,至於吃飯穿衣這些事,那是百姓自己的事,糧食得自己種才有吃的,麻也得自己種了紡上再織成布才有得穿。不是這涼城的人懶惰不肯幹,實在是這裡水太少,想種也種不了!
涼州城的人主要靠不是種地,而是靠行商走腳過活,當然了,涼州也有幾個地方可以種莊稼,但那些地方都屬於黃甫家,涼州還有鐵礦山,可惜也屬於黃甫家,所以黃甫家並不缺銀子,只是東西運到這裡不容易,可以說他們家是拿著大把的銀子,也未必就能吃好穿好!
多少年了,涼州人都是這麼過來的,能不能活命全靠運氣,一個月前,涼州城發生了一場大戰,時間不長,但死的人不少,戰爭結束後才知道,原來是晉王來了,聽說是被流放來的,黃甫幾兄弟以為來了好機會,藉機把晉王弄死,一鼓作氣把陵州給佔了,可惜他又打錯了算盤,個把時辰下來就全軍覆滅!
晉王的威名早就聽說,這都被流放了還能如此厲害,涼州城的老居民們害怕了,以為從此以後連大口喘氣都是犯罪,誰也沒想到,晉王除了能上陣殺敵之外還有另一面孔!
那些衣衫爛縷的人很容易認,他們便是晉王死忠之士,大半年的時間一直東躲西藏就是不服黃甫家管,大戰一結束,第一件事就是吃飽飯,第二件事就是換裝,不知什麼時候運來的糧食雖讓人吃驚,但還不至於無法想象和接受,但那服裝就讓人大開眼界了,男人也可以縫衣,用機器縫,“噠噠”的一動機器,一人頂十個繡娘!
其他人也別擔心,搬磚砌牆,挖溝栽樹,打掃修房,連家中的女人們都能找到活幹,比如清掃和栽樹,女人們幹起來比男人還容易上手,人家是包工包料的活計,麻利肯幹的女人辛苦一天下來就能換回一家老小吃的白麵白米!
要說現在這涼州城變化最大的人,那就是女人們了,一個兩個的扛著各種工具找活幹,腰板子挺得比男人還直,走路的步子也如男人一般,都是大踏步!
:()宮鬥?流放?種田?沒事!有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