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太后搭臺(1 / 1)

臨近新年,太后在寧壽宮的暢音閣中看戲,壽康宮的太妃都陪著。太后如此有興致,喜歡熱鬧的皇帝自然捧場。

闔宮聚在暢音閣,看戲喝茶吃點心,也是宮中漫長冬日裡難得的趣味。

太后放下點戲的摺子道“這宮中年下的戲,不是《福壽迎年》,就是《昇平除歲》,年年如此,哀家看也看倦了。”

皇帝也有此感,笑道“宮中年節下的戲單的確不甚有心意,皇額娘若是覺得乏味,不如不拘在不在戲單上,只叫他們撿了拿手的來唱。”

敬太妃對著太后笑道“臣妾記得,南府有一個班子,唱白樸的戲劇是一絕。上次在宮中演這個,還是先帝在時,不若叫他們來唱一折子。”

太后欣然同意。

嬿婉只笑笑,白樸的劇本有兩個最出名,一個是《唐明皇秋夜梧桐雨》,一個是《裴少俊牆頭馬上》。太妃還說先帝在時宮中演過,那還能指的是什麼?

名伶們粉墨登場,唱腔身段無一不精,但又如何比得上太后帶著太妃一起搭臺子唱戲的熟練自然。

一折戲唱到末尾,臺上正旦唱到“怎將我牆頭馬上,偏輸卻沽酒當壚。”臺下如懿已經用帕子連連拭淚,含情凝睇皇帝,真叫人見者動容。

太后感慨道“聽這出戏,哀家倒像是回到了先帝還在時。”

太妃陪著笑道“這戲並不算常唱,宮中多數妃嬪想來是沒有聽過的。”

太后點頭笑道“聽過的除了皇帝,也就是嫻貴人了,當日她還是未出閣的青櫻格格,皇帝也還年少,哀家也還是熹貴妃。一轉眼的功夫,孩子們都大了,個個成家立業,哀家也是‘紅顏彈指老’了。”

皇帝也微微生出感慨唏噓之意,他轉頭看了如懿一眼,轉回來又對太后笑道“皇額娘依舊年輕,一如從前。”

太后擺擺手,笑道“先帝不在了,哀家也不大在意這個了。倒是想起先帝在時,後宮雖人數不多,卻位份齊全。怎麼到了皇帝你這裡,如今卻是妃位空懸了?”

太妃也跟著敲邊鼓道“皇上已經登基六年了,先帝登基六年時也已經大封過六宮了,如今宮裡卻還沒有過。”

皇帝聞言先笑,不緊不慢道“皇額娘,兒子正有此意,恰好與皇額娘想到一起去了。”

“宮中的確該好好晉封一次。婉嬪撫養大阿哥有功,兒子欲將她晉為婉妃。至於嬪位麼,舒貴人有皇額娘舉薦,嫻貴人又是皇阿瑪親賜的側福晉,不若都晉封為嬪。秀答應也晉為常在吧。哲妃早逝,大阿哥如今也大了,朕想將她追封為哲憫皇貴妃。”

太后沒想到皇帝竟然已經成竹在胸,說得有條不紊,有理有據,便只能道“你心中有數就是好的,後宮妃嬪於綿延皇嗣有功的,的確應該嘉獎一二。”

如懿雖然沒能趁著妃位空懸的機會升妃,但總也到了嬪位,是一宮主位,太后也不欲因為這些小節勸皇帝太緊。

嬿婉冷眼旁觀,就知道今日這一出就是太后為了抬舉如懿所為。

要知道後宮中最尊貴的女人是太后,但一朝天子一朝臣,權力最大的女子卻是皇后。而她們這位太后人不老心更不老,習慣了掌握權力,就不樂意再鬆手。

在前朝不好與皇帝撕破臉面,就想在後宮與皇后兒媳分庭抗禮,在宮權上分一杯羹,為此不惜抬舉昔日仇敵的侄女兒。

夢中的前世裡,太后就是折騰了許多年,直至到了前朝大臣致仕的年紀,才肯在後宮放手退休,與皇帝母子情深起來。

簡而言之,心太大,退居二線太早,閒得沒事兒就生些事兒出來,願意與人勾心鬥角。

橫豎“孝”字大過天,無論她在後宮怎麼做,只要不動搖皇帝的統治,皇帝就不能,也不會真將她如何。這樣沒本兒的買賣,太后為何不做?

皇帝聽了太后的話頷首道“兒子謹遵皇額娘教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