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事情已經做了,竟然還走風漏信,能叫外人知道。她本可以做一個快樂而無知的傻子,如今卻不得不成了一個清醒而痛苦的人。
慧貴妃又是酸澀,又是怨懟,簡直像是吞了一枚苦杏兒,卡在喉嚨裡讓人憋出淚來。
但出乎慧貴妃意料的是,皇后一直沒有生出不耐煩或者是冷漠來。無論她怎樣耍性子,鬧脾氣,甚至是無理取鬧,皇后都護著她,順著她,對她俯小作低,小心翼翼。
可她卻也不覺得得意或是暢快,反而覺得心裡更苦更酸了些。
慧貴妃心中實在複雜而糾結,索性從牆上取下她的螺鈿紫檀琵琶,抱在懷裡撥弄起來。
她是琵琶國手,隨意輕撥就是清亮的琴音,如玉珠落盤、黃鶯啼語一般悅耳動聽。唯有彈琵琶時,她可以放空自己,什麼都不想。
嬿婉合著樂音,輕輕打著拍子,心下嘆息。
樂器大多講究以情動人,如蘇軾詞中所言,“分明繡閣幽恨,都向曲中傳。”
而慧貴妃的琵琶曲裡有迷茫彷徨,有委屈憋悶,也有不捨和悲傷。
就如這殿中擺設,花几上清供的是牡丹,但慧貴妃自己是最愛水仙的。明明水仙才是冬日裡常見的貢花,可如今擺著的卻是旁人的心頭好。
而鹹福宮備茶備的是敬亭綠雪。皇后從少女時開始就唯愛這一款,慧貴妃跟著喝了許多年,皇后的口味和習慣也變成了她的一部分。
兩人相互陪伴了太多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潛移默化中磨合了對方,也塑造了自己,已經成為對方生命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當真是剪不斷,理還亂,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皇后抱著孩子從側殿走了出來,笑道:“璟寧和皇額娘一起聽額娘彈琵琶,好不好呀?”
慧貴妃抬頭,在目光與皇后觸及的那一刻手一抖,彈錯了兩個音。
她轉頭錯開了眼神,臉一沉將琵琶遞給茉心:“本宮乏了,你放回去吧。”
又道:“臣妾早已不復當年琴藝,皇后娘娘若有雅興,想來南苑樂伎是隨時願意奉陪的。指不定皇后娘娘能與當年的皇上一樣,再挑一把鳳頸琵琶來呢。”說的是皇帝在剛登基時看中了玫嬪一事。
這話說得似是冷心冷肺,冷言冷語,可嬿婉細聽起來卻覺得有些彆扭。
慧貴妃與玫嬪當年爭的是帝寵,拈酸吃醋得理所應當。可“再挑一把鳳頸琵琶”,爭的就是皇后的寵了。
慧貴妃故意表現出對皇后不大在意,可潛意識裡卻是在意得很呢。
皇后笑著將璟寧遞給慧貴妃,兩個人的手在遞孩子時碰了一下,慧貴妃就換了姿勢接過,抱著孩子低聲哄著。
她聲音冷淡:“臣妾就不送娘娘了。”
又轉過頭對著嬿婉道:“外面雪大路滑,千萬要小心。”
可話說到最後,最後還是沒忍住多看了皇后一眼,又匆匆躲避著皇后一直停留在她身上的目光,轉過身去。